逛了一圈,也没什么可看的,出了大棚,八娘这才发现里外的温差,竟比自己想象的要大的多,这翻感受,倒叫她对这所谓大棚,肯定了不少。
闲逛了一圈,天色渐暗,便打算回去,许十三在前,两人落在后面,八娘这才道:“今儿逸郡王打发了个小管事的去我家,交待了我些事情。”
这才是八娘跑到田庄来的目的吧?
说到正事,李雍也收了嘻嘻哈哈的表情,低声道:“是为着前头作坊和铺子的事情?”
“一方面是为那个,叫我安心,短时间内,作坊和铺子都是安全的,大概不会再有先前的麻烦了。另一件,却是和你这农庄有关。”
“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八娘回首看了一眼身后那远远望去如贫民窿一般的所谓大棚,反倒轻松起来:“李大哥不用担心,没出什么事情,只是听说敏郡王早朝时遇上定南候,听说这农庄是定南候府的产业,新近搞了反季种植的事情,敏郡王府的老太妃十一月里过大寿,想讨定南候个人情,弄些果蔬回去罢了。不过逸郡王也说了,那稀珍的,若是有,得留给他,他也好送到敏郡王府,讨个人情。其实……”
“其实什么?”
“其实这么数排破破烂烂的所谓大棚,就是敏郡王亲自来看了,也没什么,李大哥还有什么好担心?再说了,敏郡王自己也说了,这是定南候府的产业,就算真有什么事,不是还有定南候府帮忙撑着么?天塌下来,也有个儿高的顶着呢,咱们怕什么?”
难怪老大让自己把这大棚搞的这么简陋,他原先还觉得自己整天和这么些破屋子的交道,实在有些坠自己南丰一霸的声名呢,现在想想,可不是英明?
李雍哈哈大笑:“不错不错,你我都不是个儿高的。”
八娘也他会意,也是抿嘴一笑,又给了他一颗定心丸:“逸郡王也说了,以后咱们铺子有事,定南候府会帮着解决的,咱们只管一门心赚钱就是了。”
晚上一道吃了些农家饭菜,倒也爽口,第二天一早,八娘也不急着回城,浮生半日,又在这田庄里消磨了半响,用了午饭才回城。
李雍说他也是几日未回去了,便要同她一道回城去。入了城,八娘原想回家,离了这一天,心里很惦记着她娘,偏被李雍死活拉着去了一趟木器铺里,可惜苍耳因事出门不在,李雍垂头丧气的,只得去了陆十七那边,八娘见他那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同情,便道:“我现在轻易也不便总出门,明日刚好是衙门里的休沐的日子,十七哥若是无事,你不如寻了他来我们家作客,我几个哥哥在家也是无趣的很。刚好我明儿有事要让苍耳在家里帮忙呢。”
李雍一听明日苍耳并不去铺子里,眼前尽亮,嘻笑着应了,临行前还给八娘打了个辑:“八妹这份人情,大哥记在心中了,将来八妹出嫁,甭管嫁给谁,哥哥我定给你送份好嫁妆。”
八娘和许十三一路回家,倒是发现街面上与往日有些不同,原本轻松惬意的百姓们,今儿不各大为何,脸上都带着些担忧的样子,不免心中纳闷。
回了家,先去见了朱氏,见她一切都好,说了几句话,便回去换了衣衫,刚好遇上去东院里给兄长们送干净的换洗衣服的小丫鬟,手中捧着折好的衣物,八娘便接了过来:“我刚好要去东院里,你们只管忙去,这衣服,我送就去就是了。”
八娘在家里一向和气,丫鬟们本就待她亲切,一点不怕她,刚好快到了要忙晚膳的时候,各人也都有些事情,便把衣物都交到了八娘的手上。
进了院,便隐隐听到哥哥们在正屋西间的书房里说话,廊下的丫鬟见她过来,上前行了礼,八娘把衣物交给小丫鬟收了,往正屋而去,才进门,就听到子简那清清冷冷的声音:“朝庭真的决定与北辽开战了?这可太好了。”
“早上朝堂上已经议定了的,今日满大街都传开了,这还有假的?不过狄大人任着枢密史,是不可能领军北伐的,如今由谁督军领兵,还没有定下来。不过既已决定要作战,人选肯定不可能拖太久的。可惜我们都是文人,又没个功名,若不然,咱们……”
这是子景的声音。
还是子阜稳重些,听了子景和子简的话,只低声道:“咱们什么?你们两个,只管老老实实读书做学问就是了,这些事情,轮不上咱们来操心。真想报效国家,有的是方法,咱们家几个兄弟,哪个有领军作战之才,别打上战场了,单看看你们那单薄的身板儿,可是打仗的料?”
八娘却无心再听下去,被这个消息惊着了。
如今北边战报频传,她也有耳闻,只不起没有想到朝庭的反应会这么快。
她还记得那天与狄咏见面时,狄咏说的话。
他不就是在等着这个机会么?如果朝庭真的打算用兵,那么他肯定是会想办法随军的。刀剑可不长眼,上了战场,便有死伤的可能,虽说他出身将门,从前也与狄大人一道上过战场,可在狄大人身边,和他自己去,又怎会一样?
八娘不禁忧心。立在门口处,沉思起来。
还是子景眼尖,发现了她:“八妹,你回来了?”
八娘点了点头,勉强笑道:“才回来,刚好遇上小丫鬟给你们送衣物过来,我便领了差事,顺道过来看看哥哥们。”
几人把她让进屋里。倒不再讨论刚才的话题,反是八娘忍不住道:“哥哥们觉得,如果两国真的开战,朝庭会派谁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