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合租屋的哪些事 > 第214章 非常轻松(第1页)

第214章 非常轻松(第1页)

“没错。”黄亚玲说:“我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你在学院里看到我的?”

郭博文点点头。

黄亚玲打量着郭博文:“我还是没想起见过你。你们是一群人一起去的吧?”

“对。”郭博文说:“那应该是06年年底吧。”

“这么长时间?”黄亚玲说:“怪不得想不起你是谁了。”

郭博文说:“那你现在还在夜总会兼职吗?”

“早没干了。”黄亚玲说:“准备毕业时就没干了。毕业了,要正式工作了,也要找个正经事做。这不,所以来学车,拿一个证。”

郭博文想到自己上大学时也是要考好几个证,就问:“你现在有几个证了?”

“和经济方面有关的证我都有了,比如注册会计证,年底考完最后一门法律方面的科目,我就能拿司法资格证,当律师了。不过,我不想当律师,想进公司。”

郭博文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社会上几个最难的考试她竟然都在大学毕业这个阶段全都考过了,这样的人要是个男的,那就不得了。可惜,她是个女孩子,有这么多证,不见得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工作有着落吗?”郭博文问。

“还没有。”黄亚玲说:“不过我不着急,把驾照拿了,一心一意找工作。”

“目标呢?”

“外企。”黄亚玲说:“我现在后悔没学好日语,我觉得日企不错,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以前,我有个邻居,跟我说过,在日企工作后,什么企业的工作都能胜任。我在台湾企业实习过,台湾企业就是全盘学的日本企业的管理,非常细致。所以,我想看看日本企业是怎样管理的。”

这一点郭博文非常赞同:“去外企好,千万不要去国企,不管多大都别去。”

“怎么了?你是国企的?”黄亚玲望着他。

郭博文点点头:“我还是央企的,通信行业。。。。。。”

“这行业不错呀。”黄亚玲说:“烽火科技不就是吗?”

“都别提了,没什么稀奇。”郭博文说:“这行业火,都是市场需求的结果,一旦市场转冷,这些企业全都完蛋,每一个能活下来。”

“不会吧。”黄亚玲有些不相信。

“怎么不会?”郭博文说:“你知道邮电部,就是现在的信息产业部最辉煌的时候,旗下有多少家企业吗?三千多家!几乎全都是国家二级企业,在武汉,就有六十家邮电企业,还记得九十年代我国大力发展邮电事业的情景吗?邮电企业几乎都是躺着赚钱。但现在呢?一个市场开放,就几乎打垮了所有的邮电企业。现在还剩多少家?一千多家,能赚钱的不足三百家,武汉除了烽火科技,就没能赚钱的邮电企业了,都在维持。”

“是吗?我看烽火科技还不错的,我们学校通信专业毕业的,首选烽火通信。”

“也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郭博文说:“现在光纤是紧俏商品,等全国各地蜂拥而上的话,光纤肯定跌价,那时,烽火通信就完蛋了。你见过烽火通信的员工待遇规定吗?它在你们学校招聘,这些规定肯定会列出来的。”

“没有。我不是他们要的专业,没去看。”

郭博文说:“那是我见过的最奇葩的规定了。有这样的领导人掌管企业,企业不黄才怪。”

“是吗?”黄亚玲来了兴趣:“都是什么规定?”

郭博文说:“竟然规定同工不同酬,薪资待遇按照学校高低确定。这是要干嘛?还不如说只招国家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好了。”

黄亚玲说:“或许领导认为国家重点院校的学生知识扎实呢?毕竟,现在大学生太多了。”

“他怎么想是他的事。”郭博文说:“但不能这么不加遮拦地表现他的弱智呀。看不惯等级低的大学生,干嘛要招进来?全部招名校的毕业生不就完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让名校的毕业生为企业撑门面,让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干工作。这样的企业能管得好吗?”

黄亚玲觉得郭博文说得有道理,见他如此愤愤不平,想着他可能是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于是,她问:“你是哪个大学的?”

郭博文说:“我的大学跟你的大学是对头,知道吗?”

“华科的?”黄亚玲有些奇怪,既然也是名校的毕业生,怎么会如此对这样的制度不满呢?

郭博文点点头。

黄亚玲笑了:“那你应该对这样的制度感到满意呀,有一个好学历就有一份好报酬,为什么不满?”

郭博文说:“对于一个普通的职员来说,可以为这样的领导欢呼;但对于一个掌管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有这样的思维,就等于弱智了。按照这样的想法,比尔˙盖茨回来吗?不是名校毕业的、有创新精神的人会来了?来了,拿着不公平的薪资,会安心吗?这不等于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