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郝三听到了媳妇拒绝的声音,
“海生家的,真不好意思,汤盆我家明天要用!”
郝三松了口气。
海生,和郝三一块长大的,他媳妇最近经常在自已家转悠。
因为胡振华给了许多好东西,被她发现了。
想到那些东西,郝三一阵恍惚。
司南巷75号发生枪击案后,警察调查到郝三头上,把许多东西当成‘物证’抄走了。
要不是郝三在胡振华结婚期间在司南巷帮忙,和行动队混了个脸熟,有个小特务替他说了句话,就凭郝三家里的那些东西,他就得进去。
好在,警察看不上锅碗瓢盆,这才留下了那些东西。
“嫂子,酒壶那?我看你们家有好几个,能不能借一个给我家海生用两天?”
郝三媳妇不乐意了,
“海生家的,我怎么不知道海生还喝酒?”
海生媳妇一愣,随即说道,
“嗨,也不知道他最近从哪儿学的坏毛病。”
郝三推开门,把车拉进屋里锁好。
黄包车可是车行的,如果丢了,要赔一百多大洋。
海生媳妇见得不到准话,来到郝三面前,赔着笑脸,问道,
“三哥,您回来了。海生常说,他和三哥您是从小的兄弟,现在您发达了,能不能拉海生一把?”
郝三顿时头大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弄堂里传出闲话,说郝三发达了,因为他用的餐具,只有达官显贵才用的起。
于是,上门打秋风的就多了起来。
连平常不怎么走动的远房亲戚,也开始时不时登门拜访。
郝三家里的餐具,已经没剩下几个了。
余下的,都是上好的瓷器,他实在舍不得,于是说道,
“海生媳妇,我今天还真有发现,江南造船所在招聘搬运工,或许,你可以劝海生兄弟去试试?”
“多少工钱?”
“管吃管住,一个月5块大洋!”
一块大洋,可以买16斤大米,5块钱,可以买80斤大米,已经相当不少了。
海生媳妇听到这个工钱,满脸不高兴,
“三哥,海生身体不好,你就忍心看着你的兄弟去干苦力吗?能不能让他跟着你拉车?”
郝三又陷入两难。
拉车,就得给他担保。
海生显然吃不了这个苦。
思考片刻后,郝三又摇了摇头,
“我们车行最近没听说要招人,回头我帮海生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