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做起 > 第105章 托底粮(第1页)

第105章 托底粮(第1页)

杨阳抬起涕泪交横的脸,眼神中闪过一丝诡异的、近乎麻木的嘲讽,他哑着嗓子说:“查?他们……他们怎么会来查?”

“什么意思?”曹恒印眉头紧锁。

“因为……因为报上去的账,根本就不是我们实际做的这本账啊!”杨阳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急于证明自己的“无奈”,“我们……我们有两套账!一套是自己看的,记录真实的……或者部分真实的出入库。另一套,是专门做给上面看的,所有的数字、报表,都是‘加工’过的,完全‘合规’!空仓?在那套账上根本不存在!所有的储备粮都‘整整齐齐’地躺在库里呢!”

两套账!

这个词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曹恒印脑中许多疑惑的锁。为什么如此明显的亏空能长期存在?为什么上级监管似乎形同虚设?原来,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完美的、经得起“检查”的假象!

“这套‘完美’的账,是谁做的?又是谁在帮你们掩盖?”曹恒印逼问。

“是……是乔主任那边安排的人……”杨阳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哼,“每次上报数据前,都会有人‘指导’我们怎么填,怎么让账目看起来天衣无缝。有时候……有时候上面甚至会提前通知‘检查’,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把表面功夫做足。”

“表面功夫?”曹恒印想起那些被沙子填充的粮垛,那些只是表层铺了点好粮的仓廒,顿时明白了。所谓的检查,很可能变成了走过场,变成了上下默契的一场戏!

审讯暂时告一段落,杨阳被带了下去,但他那句“两套账”和“上面指导”的话,像毒蛇一样缠绕在曹恒印心头。他知道,仅凭“空气粮”和空仓,还不足以彻底撼动这棵盘根错节的大树。必须找到更直接、更猖獗的犯罪证据。

“查!”曹恒印对审计组下达了死命令,“抛开他们那套假账!就查他们内部这本见不得光的账!重点排查所有政策性补贴款项,特别是涉及面最广、资金量最大的项目!”

调查组再次投入到繁重的查账工作中。这一次,他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几天后,年轻组员小林抱着一摞厚厚的凭证和汇总表,几乎是冲进了曹恒印的临时办公室,脸上带着混合着震惊和愤怒的神情。

“曹组!重大发现!是‘托底粮’!他们在‘托底粮’上做的手脚,比‘空气粮’还要狠!”

“托底粮?”曹恒印对这个词并不陌生。这是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在市场粮价过低时,以事先公布的、高于市场的托底价格敞开收购农民粮食的政策,收购产生的亏损由国家财政补贴。这是一项重要的惠农、稳农政策。

“对!托底粮收购补贴!”小林将汇总表铺在曹恒印面前,手指因为激动微微颤抖,“曹组您看,这是宁零县粮库三年来,内部账上记录的他们实际申请并收到的托底粮补贴金额,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们实际库存能力和我们估算的真实收购量!”

曹恒印看着那串惊人的补贴数字,眉头紧锁:“能具体到什么程度?”

“我们调取了宁零县统计局公布的这三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数据,”小林又翻出一张对比图,“这三年,宁零县年均粮食总产量大约是15万吨。但是,根据粮库内部账目倒推,他们这三年申报的托底粮收购总量,年均竟然高达27万吨左右!”

申报的收购量,是当地实际粮食总产量的1。8倍!

“这怎么可能?!”曹恒印拍案而起,“就算全县农民一粒粮不留,全按托底价卖给他们,也凑不出这个数!这已经不是虚报,这是明火执仗地抢劫国家财政!”

“还有更离谱的!”小林又搬过来一箱子原始凭证的复印件,“我们抽样核对了这些托底粮收购的单据,发现问题太大了!您看这些卖粮农民的签名,笔迹高度相似,像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用不同名字反复签的!还有这些身份证号码,”小林抽出几张单据指着,“这个号码,在2021年和2023年的单据上重复出现;这个号码,甚至在不同村子的卖粮记录里都出现了!”

曹恒印一把抓过那摞凭证,快速翻看。果然,那些所谓的“农民签名”,虽然名字不同,但笔画的起承转合、用力习惯,透着一种难以掩饰的雷同。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几个重复的身份证号,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这背后,是一条多么庞大、多么肆无忌惮的“骗补”流水线!

“查!把这些所有笔迹可疑、身份证重复的单据全部整理出来!立刻联系公安部门,核实这些身份证信息的真伪!”曹恒印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

调查组与公安系统的联动迅速展开。当核实结果反馈回来时,连曹恒印这样见惯了罪恶的老检察,也感到了一阵心悸。

小林将几张户籍证明和对应的收购凭证放在曹恒印面前,声音沉重:“曹组……这个叫‘李老根’的,身份证显示三年前就已经去世了……这个‘赵秀英’,户籍资料显示是盲人,而且常年卧床……还有这个,根本就是个查无此人的假身份证号……”

一个死了三年的人,一个卧床的盲人,都在过去几年里,“亲自”签名卖了几万斤托底粮给宁零县粮库!

曹恒印拿着那叠薄薄的纸,感觉重逾千斤。他的手因极致的愤怒而微微颤抖。这不仅仅是个别官员的贪腐,这是一条有组织、有预谋、系统性地利用国家惠农政策,疯狂吸血的“骗补流水线”!

他再次大步走进审讯室,将那张“李老根”的凭证和死亡证明,狠狠拍在杨阳面前的桌子上。

“杨阳!你给我解释解释!”曹恒印的声音如同雷霆,“一个死了三年的人,是怎么连续两年把粮食卖给你们粮库的?!这就是你口中的‘按规矩来’?!你们这条用死人骗补的流水线,真是丧尽天良!!”

杨阳的目光接触到“李老根”的名字和“已故”两个字时,整个人如同被抽空了灵魂,彻底崩溃了。他双手抱头,发出了一声绝望至极的哀嚎,身体蜷缩成一团,剧烈地颤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