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许敬宗想的很好,只要先把关系处好了,将来可以深入交流的时候,再加深利益合作,这就是政坛上的盟友啊。但是李诚根本就不搞这一套,直接表示工作关系,定性了!
这还怎么继续交流下去?看的出来,他有戒备之心,但是又展现出一种满满的自信。似乎,这个盟友可有可无,难道真的说他对朝廷没有太大的追求么?
许敬宗想过无数种可能性,唯一没想到的就是这种。李诚说话很随意,似乎也愿意与自己接近。只不过他早早的在两人之间划了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工作关系。工作关系的话,李诚是主,许敬宗是从。这不是许敬宗想要的结果,许敬宗想往上爬,他要借李诚的东风。这个东风是什么呢?很简单,通过合作,让李诚看见自己的价值。今后在朝廷里,互为犄角,共
同进退。
陛下让许敬宗来编写《武德实录》《太宗实录》,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许敬宗知道,如果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去编写,天下士人都会看不起他。赶上吏部在给李诚配助手的机会,本意是想有个人平衡一下,许敬宗一看这机会不错啊,我来吧。反正登州那地方,别人都不爱去。赶上没人愿意来啊,长安呆着多舒服啊。这机会也没人跟他抢,没费多
大的力气就到手了。
许敬宗很不甘心,但是也没法子,只好继续喝酒吃饭,转移话题,聊一些闲话。
稍稍反省一番,就有了结论。这事情还是着急了一点,换成谁是李诚,都会有戒心。毕竟副总管的职责,就是监督李诚。许敬宗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会让李诚接受自己。许敬宗这个人还是很有趣的,话题换了之后,两人倒是能聊到一起。要说学识之深,许敬宗远在李诚之上,这点看看他的履历就知道了。但是要说学识之广,李诚就能甩许敬宗几条街了。现代社会的硕士
生,这一辈子要读多少书?两人一番交流,不免都生出一些敬意来。接下来,李诚就把工作的事情也拿出来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简单的想法,大致的思路。许敬宗听的很认真,也不怎么接话,但是只要接了,必定是言之有物。最后
还算是尽欢而散,许敬宗告辞离开。
走出李诚的家门时,许敬宗突然站住,稍稍沉吟,微微一笑。这一趟,其实收获不小了。至少李诚不排斥他,定性为工作关系,其实是好事啊。
在长安的时候,那些士人总拿许敬宗的人品说事情,李诚似乎根本就不介意这个。而且今天谈话的最大收获,就是对李诚今后的发展规划,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李诚不是没野心,只是他的野心不在长安。李诚告诉许敬宗,兴水师只是计划的一部分。打造一条海上的同道,军事上为将来陛下征伐高句丽准备。经济上,海商能带来巨大的利润,将来登州的繁华程度
,定为沿海之首。
心里话,许敬宗不关心什么登州的民生的话题,他关心的是陛下征伐高句丽的说法。
听到这个话题时,许敬宗当时的反应是震惊。因为这个事情呢,他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李诚既然说了,就一定是知道点什么。他可是陛下的近臣啊,陛下的心思告诉他,很可能。
再一琢磨,许敬宗的心情就更好了,李诚既然透露这个消息,说明他来登州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陛下征伐高句丽做准备。
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许敬宗这个水准的人物,不难把所有画面串联起来。
陛下有征伐高句丽之心,这个不难理解。高句丽敌视大唐,这是从来没变过的。高句丽作为东北的大国,一直觊觎中原,甚至趁着隋末的乱局,侵吞了不少中原领土。如此说来,只要卖力干活,陪着李诚把水师办好,将来不难进步。就算又人想拦,那也拦不住。许敬宗算是秦王府潜邸旧臣,李世民一直都个他机会。之所以迟迟没有进步,主要还是个人的原因,还有就
是朝中牛人太多。
相比房玄龄、魏征、王珪这些老臣,许敬宗还是差点火候,比亲近,房玄龄碾压他,比直言敢谏,魏征碾压他。比底蕴,呵呵呵,王珪教他做人。
牛人太多,有没有特别大的贡献,这就是许敬宗的现状。上升的通道挤不进去,先天不足的很严重,又偏偏有一颗追求上进的心。许敬宗的境地真是太尴尬了。
这才是许敬宗选择来登州的真实原因,他想上进,就得有机会建功立业。凭着他对李诚各方面的了解,觉得这家伙别说登州了,就算把他丢到更偏远的地方,他都能玩出花来。这样的一个人,跟他合作,肯定亏不了。这才是许敬宗做决定时的真实心态。
穷是一种病,我得了十年的重病,直到那天我爸出现,让我百病不侵!...
少年第一次进城,住进了女神未婚妻的家中,却被未婚妻处处嫌弃,让他做自己物业公司里的小保洁。然而,在见识到少年的特长之后,未婚妻惊呼不已,当场决定工资翻十倍...
一名身缠七彩恶龙肩扛古老石棺的白发青年,仰望高高在上的诸天至尊万古道祖,淡淡道诸位,我说我这石棺葬过天,你们信么?...
欢脱独宠,沙雕撩夫日常四爷你在干嘛?温酒我在想怎么偷偷溜进爷的心里。四爷发什么疯?温酒为你疯为你狂为你哐哐撞大墙!四爷太医,看看她得了什么病?温酒相思病!这病不思进取,只思你!只有你的美色才能医好我!好想每日摸着你的良心睡觉四爷...
年锦书为了飞仙历经万苦,临门一脚,被死对头雁回活活气死,功亏一篑,重生了!重回年少,她看着那个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行啊,骂我注孤生心狠手辣是吧?仙门大会上...
那年,城隍庙中,朱五和朱重八共吃一锅狗肉。那年,朱重八率数骑冲敌大营,七进七出救小五!那年,死人堆里兄弟相拥,残阳如血袍泽并肩。那年,回望濠州,重八城头哽咽,兄弟!…人只有经历过许多才能长大,长成真正的男子汉,然而长大后,我们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