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慢慢变得锐利。
眼前除了王珪,杜如晦几人可以说是最值得信赖的那一批了。
但即便是最值得信赖的那一批,也是反对科举重视和推行的那一批。
因为他们本质上还是来自各大世家,身后有着千千万万的利益关系等等。
“陛下,现如今朝廷即将对东突厥开战,科举一事是否徐徐而图之?”
王珪沉吟片刻,依旧不太想同意。
科举事关重大,触发了太多世家的利益。
前朝之所以灭亡,也有推行科举的部分功劳。
“是啊,陛下,请慎重!”
杜如晦几人纷纷附议。
“战争与科举,是两回事。”
“朝廷只需要士兵打仗,不需要所有人都打仗。”
“若朝廷因为打仗就什么都不用做,那留着满朝诸公还有什么用,随裴寂致仕不就行了?”
李世民沉声道。
依旧坚持重视科举和推行科举。
方源的话,辽州刚刚发生的事,让他彻底坚定重视科举。
如果朝廷有充足的钱,他还会按照方源的意思,支持学子出行的盘缠。
“陛下睿智,臣支持!”
王珪心中叹息,恭声道。
很明显,李世民是警告不要忘记刚才犯下的事。
裴寂就是下场,他还没有追究自己的问题,所以得同意他的政策。
不得已,王珪同意了李世民的政策。
“杜相,你们呢?”
李世民看向杜如晦,咄咄逼人道。
“臣支持!”
杜如晦心中叹息,恭声道。
李世民再逼问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最终两人也同意。
“很好,明日早朝就重视科举和推行科举一事重议。”
李世民满意点头。
打发王珪和杜如晦等人离开。
虽然初步实现了想法,但李世民却没办法开心。
世家到底还是太过猖獗,在帝都还好,但地方则是不好管。
如果有更多像方源这样的官员就好了,自己的皇权也能更加集中。
想到方源,李世民开始担心,方源这一次虽然仅是对裴氏和王氏两族动手,但却让天下望族不满,估计接下来会有很多世家针对方源。
在李世民担心方源的时候。
方源一行人已经真正离开辽州城,出发朗州。
这次出发,方源与张三,还带上红絮和青媱以及薛家姐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