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温书恭声道。
那天从三甲村回来后,方源让他着手重开州学院一事。
这些天他都在忙碌,打扫原先学院,购买书籍和寻找教书夫子等等。
“我们刺史府的博士不够吗?”
方源没有一皱问道。
他记得刺史府有好几个博士的。
这些博士平时没有什么工作,偶尔帮忙写写画画而已。
“我们刺史府的博士只有五人,开学院至少要十三人才能满足。”
汪温书如实说道。
学院不是这么好开的。
单是教书夫子这里就是一个难点。
“要这么多。”
方源眉头皱了皱说道。
如此说来,就是要多出七份工资。
“是的。”
汪温书讪讪笑道。
十三人是开学院的最低标准。
如果再低于这个数,学子稍微多就满足不了,到时候问题更大。
“就按照伱选的吧。”
方源随意看一眼汪温书所选的夫子。
都是不认识的,但看资料挺不错的,就没继续看下去。
“刺史大人,这里还有位名宿,如果能将其请出山,对我们辽州学子将会是很大的帮助,金榜题名也不是问题!”
汪温书又拿出一份资料说道。
“那你就将其请来,月俸可以稍微开高点。”
方源摆摆手道。
“这位名宿下官请不动。”
“他说如果您愿意亲自去请才愿意出山。”
汪温书看着方源,讪讪道。
“哪位名宿这么大脾气?”
方源不由乐了,接过资料阅览。
“萧蔼,四十九岁,辽州平城县人,曾在并州学院教书,因得罪上级迁移到平城县,偶有空闲时间就在县城里教导一两个学子,总共教导平城县十个学子,有七人金榜题名。”
汪温书在一旁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地方在没有州学院的情况下,是教书夫子私下办个小学堂,学子们给点学费去学习的。
那里没有纸和笔,也没有书籍,全部是要靠自己买,教书夫子能教多少是多少,有什么水平带出什么学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