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坝体本身会很麻烦,涉及到上百种药材的仔细研磨和结构设计,磨人也苛刻手段的精细程度,但最为稳妥、扎实。
而直接给坝体外面加支撑柱就简单多了。用不着精细,也不磨人,蛮力足够就行。
两种办法谁优谁劣不好简单评判,毕竟上手难度和时间消耗其实也应算进去。
只不过就杨谦自己而言,他是倾向于慢工出细活的,不太喜欢周黍这种粗糙近乎于大力出奇迹的炼法。
再往后,杨谦眼里的周黍在法宝级别的丹炉加持下一直保持着一开始的粗犷风格。
好几次丹药明显都要崩溃炸炉的时候,被他硬生生的又给救了回来。
整个过程可谓是“险象环生”。杨谦甚至能听到周围同他一起观摩的五雷宫丹师们咬着牙但大口吸着凉气的声音。好些人都被吓得脸色苍白,额头上全是汗水。
要知道炼这一炉丹药的花费和对五雷宫的意义都非常重大,要是炸炉的话,五雷宫就亏炸了。
杨谦同样看得胆战心惊,在不停的对周黍的炼丹风格提出质疑的同时,又在不停的赞叹周黍的手法够犀利,经验够丰富,思维够敏捷,应变更是惊为天人。
同时杨谦也对炼制一炉“断续丹”在心里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简单来说就是觉得周黍的丹术是:又臭又香。
就很矛盾。
等到五天后周黍进入收丹阶段,杨谦有些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并没有多少难以理解的地方。即便丹诀不认识,但却猜的出周黍打出的丹诀是起什么用处的。
说是一看就懂虽有些夸张了,但看一遍就懂了个七成,杨谦觉得完全不过分。
“什么时候我的丹术居然如此触类旁通了?还是说这就是《天藏丹书·残卷》带来的认知层面的便利?!”
(本章完)
炼丹的基础是法阵,这是沟通天地玄妙并用在丹术中的基础。
杨谦的阵法造诣不低,但也仅仅不低,还谈不上阵法大师。但好在丹术对于纯粹的法阵理论要求并不会齐头并进。杨谦目前的阵法造诣放在丹师里已经可以说一句“不错”了。
所以当杨谦看到周黍的起手丹诀的时候便微微有些皱眉。他觉得周黍的这个起手丹诀似乎不太合适。
周黍这次过来帮五雷宫炼制的是一枚宝丹级别的丹药。也是据说成仙之前人力所能炼制丹药的极限品阶。
下品、中品、上品最后就是宝丹。
之所以区别开来单独有一个“宝丹”作为品级,是因为宝丹需要最少合体境修为的炼丹师才能炼制,会涉及到一些凡间本不存在,但可以从一些特殊的药材中萃取出来的“仙灵之气”作为丹药的核心结构。
而修士只有在渡劫之后才能感应到仙灵之气。
这就一下砍掉了大部分炼丹师,门槛太高了。
炼丹师本就要消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法阵和丹术上,剩下的时间再想要顾全修为的话,可想而知会有多难。
再加上宝丹本身需要的药材就极为苛刻难寻,这就导致宝丹即便在仙盟里也是绝对的稀缺货。即便是万世大宗也鲜有存货,一般都是炼出来之后立马就会被消耗掉。
甚至于炼丹之前,丹药的去处和分配就早已定下来了。就像五雷宫这次一样,丹炼出来就是要给三长老王真渡劫用的。
什么宝丹可以在渡劫的时候起作用呢?
自然就是恢复类的丹药。
要知道一九天劫的劫雷起始威力其实并不大,只要不是自己寻死,基本上都可以扛住前面至少四颗劫雷的。
真正难度上来是从第五颗劫雷开始的。等到第六颗劫雷的时候已经可以说是生死关头了。
至少以杨谦这种开挂的挂逼看来一九天劫的情况就是如此。
而到第五颗劫雷的时候为何会险象环生?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劫雷的威力逐次递增,到第五颗劫雷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恐怖了。二是前面四颗劫雷的轰砸之后,不论是法宝还是术法手段几乎都已经捉襟见肘了,甚至肉身直接被轰砸受伤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