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就成为了一种礼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在商周时期,是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
现在博物馆里的簋就基本上都是墓葬里出土的陪葬器。
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子死了以后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
“当然了,这只不是青铜器,是黄铜铸造的。
但它的功用没有变,依旧是祭祀时候用的礼器。
”
“那是什么时代的?”
于德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一笑,秋霁白说道:“这应该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从风格上看,还略微带了一点儿宋代的味道。
在明清两代,儒学备受历代帝王的推崇,所以祭祀儒学的祭器不单是在皇宫内院,就是地方政府也很盛行。
类型包括鼎簋簠笾豆铏登爵等等,主要用途是摆放在儒学文庙内,祭祀孔子及其弟子时使用的器具。
明清两代每个府州县学宫都会备有不止一套。
这也是地方礼教兴盛的象征。
”
“这件铜簋很可能就是某个地方政府祭祀儒学圣贤一套铜礼器之一。
”
于德金瞪大了眼睛又仔细看了看桌上的铜簋,皱着眉头问道:“霁白!
你说这件东西是明早期的,可看着也太新了,表面上虽然有些包浆,但看着不像是几百年历史的东西啊!
”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
秋霁白解释道:“簋作为礼器,只是在祭祀的时候作为一种供器。
或者是摆在那里一直不动,或者是放到库房里不闻不问。
而这只簋之所以这么新,我想就是因为它没有使用过,一直在库房里存放,后来到了某个人的手里,也一只放着没碰。
反正不管怎么说,它是件老东西。
绝阵无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