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才这些年一直在找娘亲,娘,你别丢下阿才!
求求了,娘,别抛下阿才……”
瞧见殷才落泪,太后也跟着落泪。
她的视线落在手腕上。
抓着她的那双手,瘦瘦的,黄黄的,手指和掌心还有老茧。
而她的手,保养得宜,细腻光滑……
再看那张脸。
明明是十几岁的孩子,正该被父母宠爱着,可他呢?他被晒得有些黝黑,肤色蜡黄,一看就没好好吃过饭。
衣服也是……
殷才的衣服,是粗布麻衣,挨着她的手腕,没两下,就把她的皮肤擦红了。
他明明是个孩子,头发却比她的还差,没有一丝光泽……
太后闭上眼,流出两行泪。
许久后,她才看向九千岁:“这个孩子,就是你送给哀家的寿礼?”
九千岁没否认,问:“太后可还喜欢?”
太后拿起手帕,给殷才擦去脸上的泪,而后,才看向九千岁:“把他留在哀家身边三日,三日后,无论你要什么,哀家都给你。”
九千岁唇角扬了一下:“如此,三日后,本座的人会来接走他。
这几日,太后可要牢记自己大齐太后的身份,别试图做不该做的事。”
太后隐忍道:“哀家……知晓了。”
九千岁颔首,抱着元杳,出了惠宁宫。
此时,暴雨已歇。
夜色降临,宫灯初上。
氤氲的水汽,将昏黄的灯光晕染开,整个皇宫像裹上了一层薄纱,朦胧又神秘,孤寂充满美感。
皇帝跟在九千岁身后,望着前面的父女俩,莫名的酸。
他可真羡慕元杳!
阿渊走在哪里,都把元杳抱在怀里,生怕她走两步就会累着似的。
而且,阿渊和元杳说话时,语气也温柔得不行。
一旦对他,马上就没好脸色和好语气……
“阿渊。”皇帝没忍住出声。
“嗯?”九千岁脚步未停,应了一声。
他的声音,极为浅淡,没什么情绪。
皇帝听着,却高兴得紧。
阿渊对他,其实也没那么冷!
皇帝大受鼓舞,步子迈快了些,和九千岁肩并肩地走:“阿渊,淮水城的水患,很严重么?”
“嗯。”九千岁应道。
皇帝再接再厉:“你在那边,是不是很辛苦?”
辛苦?
呵……
九千岁脚步一顿,停了下来,在朦胧灯光里,看向皇帝:“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