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他这个皇帝之名加持,这幅字,二十大洋我都觉得嫌贵。”
听着曹子建的话,黄承乾表情古怪道:“曹先生,倘若你这话放到一百五十年前,恐怕九族都不够诛的。”
“这不是见大清已经亡了,我才敢这么评价吗?”曹子建笑道。
是的,曹子建看得第二件藏品正是章总的《临三希堂帖》。
乾隆作为皇帝,在历代帝王中,对于文艺的钟情热爱确实算得上古今少有。
但是其本人的文艺细胞,却是历代帝王中少得可怜的那种。
他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喜欢往名家大作上题字盖章写打油诗。
严格说起来,他写得字,既比不过他儿子嘉庆,也不如他爹雍正,更是连他爷爷康熙的皮毛都没达到。
虽然在书法名气上,雍正不如乾隆大,这主要是因为雍正的传世书法比较少而已。
他爷爷康熙就更不用说了,在所有清代帝王里,都算是天纵之才的那种。
不光政治军事自学成才,连字体都独具一格,洒脱隽逸气势雄浑,是名家所有的超脱独创之气。
说白了,章总的字就跟他办得事一样,不能说差,但一看就是摹写习得,总免不了萧规曹随、循规蹈矩。
可偏偏乾隆又是个好大喜功之人,所以十全武功和处处盖章都为后人所吐槽。
正所谓,历史会公正地评判一个君王的功过,真正伟大的君主是不需要刻意标榜自己。
想想看,唐太宗不肯封禅,汉武帝下罪己诏,他们根本不用自己给自己贴金,历史一样传颂他们的功绩。
章总呢?文要靠皇帝特权蹭名家作品,武要特意将自己封为十全老人。
这样刻意主观,按照华国推崇的‘内圣外王’的传统,已然落了下乘。
尽管章总的艺术评价不高,但市场热度一直在线。
根据曹子建的估计,面前这幅《临三希堂帖》,在现实世界,破千万应该没什么问题。
毕竟章总的名号在那摆着。
“如果剩下的三件里价值没有比这件高的,就选这件也不是不能接受。”曹子建心中暗道,这就先将其给重新收好。
第三个盒子里是一份看起来就十分厚实的手卷。
确切地说,应该用‘手稿’更为贴切。
因为这份手卷全部摊开的话,足有十五米长。
其上用文字密密麻麻写着。
用得是朱丝栏精制专用纸,版心刻印"聊复集"字样,工艺十分考究。
在曹子建查看其上内容时,黄承乾也在注意曹子建的脸上表情变化。
终于,他看到曹子建脸上露出了一抹震惊之色。
“这才是医学世家子弟该有的反应嘛。”黄承乾心中暗道。
要知道,这可是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的手稿。
其上一共收录了五百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方剂。
曹子建之所以震惊,就是因为其上的治疗方剂居然涵盖了癌症,肿瘤,糖尿病,中风等现代医学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让曹子建如何不惊讶?
而且这份手稿保存完整,其上的字迹工整如书法作品,修改痕迹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