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他越是不被看好,他那位父皇才越是会想起当年的自己。
当年他这位父皇之所以会被太上皇选中,可并非是因为他有多受宠,或者在众皇子中表现得多优秀,多受朝臣拥趸。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父皇在一众表现出色,且身后各有强力支持的皇子中,是最势单力薄,也是最默默无闻,最不被朝臣所看好的那一个,才会被只想要一个傀儡皇帝的太上皇选中。
而这些年,他们这位父皇之所以愿意倾注许多父爱在他身上,除了水承宜和他母妃的努力外,还有个原因,就是皇帝将对当年的自己的弥补心态,用在了水承宜身上。
越是所有人都不看好水承宜,皇帝就越是会想起当年的自己,越是想要补偿当年的自己所受过的憋屈,就越会对水承宜好。
且这些好处都是暗中给的,既不会在明面上引来他人对水承宜的嫉妒,又能够让水承宜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是而,虽说知晓皇帝对他的掌控欲有些强,但水承宜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
相反,正是因为这样,他愈发能够体会到前些年在镇北军中的时候,水溶教给他的第一课,就是让他一个刚进大营的菜鸟,就得自己凭本事追上水溶亲卫的训练强度,且还不能耽误功课的用意。
想要成功得到他人的认可,在一众群狼环伺下,赢得尊重和最终的胜利,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要么足够能忍,要么足够拼命,这两种都能坚持下来。
但想要赢得漂亮,赢得让所有人心服口服,甚至转过头来,让所有人对他敬畏,那这两者,他都必须同时做到,且要做的足够好。
如今的水承宜,虽然暂时还没有做到,或者说,距离成功那一天,还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至少在面对皇帝的审视,他已经能够很好地伪装自己。
而面对皇帝安排给他的任务和考验,他也总能用或许出人意料,但又能踩在皇帝容许范围内的程度上。
这里面其中一项,就包含了与水溶和林岚玉他们的往来。
当初水承宜刚回京的时候,几乎差点儿真断掉了与那边的往来。
毕竟林岚玉人在吉安,水承宜与林岚玉两人虽然有姑侄关系,但在外人眼中,两人最多打过几个照面,压根儿不熟。
就连皇帝,在知道林岚玉毫不犹豫的将水承宜丢给水溶,自己结完婚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甚至此后再没有回北疆看过水承宜后,也觉得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怕是不会有多亲近。
毕竟当初水承宜身边第一波因为总想拿捏水承宜,而被林岚玉和水承宜联手逼走了的那几个宫人,在回京遭受审讯的时候,可是口口声声说过,水承宜在林岚玉府上的时候,虽然时常亲近林岚玉,但林岚玉对水承宜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的。
大部分时候,林岚玉都只将他当做一个“普通小孩子”对待,甚至连送给水承宜的东西,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半点儿没有将他当做一个皇子看待。
而且也正是因为林岚玉一直都对水承宜不太放在心上,只有一点儿面子情罢了,他们才会觉得水承宜只能依靠他们,才敢一步步大胆起来,想要拿捏水承宜。
只可惜,林岚玉虽然不爱搭理水承宜,也不会主动管他的事儿,但水承宜找上门来求助的时候,林岚玉也不会真的视而不见。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水溶这个哥哥做的实在太好,对林岚玉身边人安排的也过于稳妥。
林岚玉处理事情的手段,属实有些出人意料的简单粗暴。
她甚至从未想过要劝水承宜忍一忍,也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过,是否可以收服这些宫人。
她只知道,手底下的人用的不顺手,那就换掉。
她手底下的人是这样,便认为水承宜身边的人也自然是一样的。
既然她没有权利换掉,水承宜又找上门来求助,她身为堂姑姑也不能不管,那就找有权利换掉这些人的人告状。
林岚玉告状路子走的炉火纯青,压根儿一点没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也无视了某些所谓的“潜规则”,这群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宫人们,才会狠狠栽了个跟头。
且因为林岚玉这般告状的行为,皇帝就算不觉得这些人背叛了自己,却也不可能再重用他们。
甚至为了遮掩水承宜的行踪,确保水承宜的安全,也不得不狠心处置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