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的地方可多了,就说收入吧。”
“收入是用来干什么的?”
“收入是用来生活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开支。”
“所以只用收入来衡量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这显然是有问题。”
“既然说到收入,自然也要考虑到支出。”
“在美利坚,房价是多少钱?生活物资是多少钱?每月去掉生活还能结余多少钱?”
“所以相比较简单粗暴,看似有意义的人均收入数据。”
“我认为,用供养比、收入与开支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生活水平更合适。”
“我们婆娑人,比如我。”
“嗯,用我来比较并不合适,我的收入是每月八百多美刀,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收入。”
“就说我老婆吧,在超市当收银员,每个月的收入是四百五十美刀,勉强接近我们婆娑的人均年收入水平。”
“以我老婆的工资,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只需要四年就能在普通街区购买一套一百平的房子。”
“在去掉每月正常开销,即正常衣食住行等等的情况下,我老婆十五年可以积攒一套一百平房子的钱。”
“请问在美利坚,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查尔斯闻言,爽朗地笑了起来。
他饶有兴致道:“你只是一个普通司机,怎么会懂得这些东西。”
“难道你学过经济学?”
“哈,您虽然不是第一次来我们婆娑,但肯定没有长时间逗留过。”
“哦,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那还要说,我说的这些可不是什么经济学,这是我们婆娑的高中必修课。”
“每个婆娑人在成年前,都应该有主人翁意识。是无数婆娑人在供养婆娑政府,供养这个庞大的体系。”
“婆娑市政府每年都需要公布很多相关数据。”
“其中就有婆娑人的供养比,收入与支出的各项比例。”
“不仅有我们婆娑的,还有国内其他地区,以及欧美世界各国的相关数据。”
“嘿,我们虽然人均收入比不上你们,但要说购买力,我们未必比你们差。”
“再说了,和国内其他地方比,咱这里已经算得上天堂。”
小王骄傲地昂着脑袋,言语中满是身为婆娑人的自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查尔斯微微颔首,认可了小王的说辞。
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收入必须与支出同时考虑,才能计算出一个地方的真正生活水平。
比如: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占比越低,则通常代表生活水平越好。
毕竟只需要极少的收入就能满足日常所需,自然有更多的钱用在其他提升生活品质的地方。
但恩格尔系数只是一个方面。
正如小王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