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名为‘饮如居’的商铺。
店内没有所谓的伙计,只有一个着长衫马褂,戴瓜皮帽,看着十分儒雅的中年男子坐镇。
随着曹子建进入店内,儒雅中年男子便是礼貌性的朝曹子建点头示意。
曹子建刚准备回礼,就被儒雅中年男子正后方博古架上的一件天球瓶给吸引的移不开目光了。
天球瓶,一种由胆瓶衍生的瓷器造型。
它始于明永乐、宣德年间,因为状若天球,故名‘天球瓶’。
随着时间的发展,天球瓶的样式除了传统的青花品种外,开始衍生出五彩,粉彩等彩绘天球瓶。
而最为珍贵的斗彩,却很少应用在天球瓶上。
因为斗彩需经两次烧制。
即先在白色瓷胎上用青花料勾勒图案轮廓,罩釉后在1300c左右高温烧成釉下青花。
?
然后再在青花轮廓内填入红、黄、绿等釉上彩料,再以800c左右低温烘烤,使彩料与瓷器结合。
?
这使得大件器物在烧制过程中易因胎体厚重、受热不均而变形或开裂?。
但是乾隆一朝却是打破了这个先例。
众所周知,乾隆时期的国力强盛不说,乾隆本人对于珍瓷雅器也十分喜欢。
于是乎,天球瓶这一斗彩大器也就由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出来了。
但当时的情况是十不存一。
可见其烧制难度。
而曹子建现在看到的这件天球瓶,就是一件尺寸‘超大’的斗彩天球瓶。
光高度,就达到了恐怖的54公分。
通体斗彩加粉彩纹饰。
瓶口饰松石绿釉,薄润如粥皮。?
颈部绘如意璎珞纹,肩部饰如意云肩,近足处莲瓣纹一周,金彩点缀更显华贵。?
腹部则绘暗八仙纹,各缠绶带,包括铁拐李的葫芦、张果老的鱼鼓、钟离权的葵扇、吕洞宾的宝剑、何仙姑的莲蓬、蓝采和的花篮、韩湘子的笛子和曹国舅的玉笏。
“胎质细腻,釉色青白如玉,图案严谨,线条流畅。。。。”单单一眼,曹子建就肯定,该天球瓶绝对可以代表乾隆时期的御瓷技艺巅峰。
“要是报价五万大洋以下,直接闭眼入。”
之所以该斗彩天球瓶价值如此之高,除了它是斗彩和尺寸够大以外,其上的纹饰也足够特别。
因为多数天球瓶纹饰仅关乎皇权象征,或绘五爪蟠龙翻卷,或施单色釉彩。
像以暗八仙纹代表道教吉祥,又与佛教纹饰共存的,已经不是单纯的装饰了。
而是乾隆对信仰,皇权,与法统的视觉宣言。
曹子建自认为自己见过的斗彩瓷器不在少数了,但是像这种彰显帝王威仪与宗教虔诚纹饰的斗彩天球瓶,他还是第一次见。
即便现实世界各大博物馆,他也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