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逆转裁判4 > 第十四章 平壤练兵(第3页)

第十四章 平壤练兵(第3页)

但可惜的是,足球比赛的每个半场是四十五分钟,而不是十五分钟……要不然朝鲜就可以只输两个球了。

下半场开始之后第十五分钟,全场比赛第六十分钟,苏巨在禁区外突施冷箭,射出一脚质量非常高的远射,被朝鲜门将朴正男奋力扑出。

中国队获得了一个角球。

正是利用这个角球,冯启元在门前头球破门。

“冯启元!!好球!!3:0!!中国队扩大了领先优势!这场比赛已经基本上没悬念了!”骆锦兴奋地高呼。

这可不是他乱立FLAG,而是看了下半场这十五分钟比赛之后,他的真心感想。

和上半场那个被朝鲜队抢的完全配合不起来的狼狈样不同,下半场朝鲜队收缩防守,将球场大量空间让给中国队,中国球员们正好用眼前的对手磨练他们的新战术,各种穿插传跑,就和训练中一模一样。

这十五分钟无论是控球数据,还是场面,都是中国队全面占优。

最后冯启元这个进球就是这个优势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骆锦相信,就算没有冯启元的头球,中国队也能够取得进球。

因为中国队已经快把朝鲜的三层防线压缩到极限了,朝鲜是抵抗不了多久的。

不是冯启元,也会是王烈、池震、傅晓峰……或者其他什么人来完成进球。

秦桉这个边翼卫都在禁区里获得了一次射门机会。要知道在原来的战术里,秦桉打的是右后卫,他虽然进攻能力很强,可他毕竟也是个后卫,还是得以防守为重,参与国家队进攻的主要方式其实就是边路套上的传中。

而现在他经常出现在朝鲜的禁区里。

那脚射门只是他参与进攻的一种方式而已,却不是全部。

场面上完全占优,数据上遥遥领先,比分上三球优势,还有一个兜底的王烈在,骆锦真想不到这场比赛中国队会怎么输。

而国家队主教练何振勇似乎也和他的想法一样。

在冯启元进球的几分钟后,他就做出了本场比赛中国队的首次换人。

他用中锋谭兴昌换下了前腰傅晓峰。

让王烈和池震往回撤一点,谭兴昌则顶在最前面,中国队的场上阵型从352变成了3241。

王烈和池震看起来离球门更远了,但由于多了一个中锋当进攻桥头堡,中国队的进攻威胁并不会因为两个人距离球门远了而减弱。

这也是新战术中的一部分。

毕竟中国队也不可能只训练一种进攻套路。

刚才是王烈、池震和傅晓峰的三叉戟组合,现在则是谭兴昌、王烈和池震的三箭头。

谭兴昌有身高有脚下技术,擅长给队友做球,甘当绿叶。王烈和池震围绕着他来回换位机动,让朝鲜防守起来更困难。

现在球队三球领先后,何振勇更是坚定了用这场比赛来练兵的想法。

其实朝鲜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手,因为特点鲜明,而且很有战斗意志,并不会轻易被击垮。

这就保证了练兵的强度和效果。

所以他换上谭兴昌,调整阵型和战术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领先优势,而是实验更多可能。

谭兴昌上场之后,中国队又面临一次战术切换,对局面的掌控不如下半场开始之后。

不过也不像上半场前三十多分钟那样混乱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