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继续北上。
路途积雪厚重,大半个白天,见不到一丝日头,所以也没有什么化雪一说,山山水水,几乎瞧不见半点绿意。
所幸两兄妹都是修道之人,而那姓苏的姑娘,也是阴物鬼魅之属,对于寒暑,毫无感觉,冷暖不知。
这一路宁姚见闻颇多,见到了许多隶属于大骊那边的边关斥候,一个个悬刀佩剑,杀气十足,
只是脸上并不会出现骄横神色,反而很是木讷,不理会逃难百姓,见了像是谱牒仙师的宁远三人,也只是多看了两眼,就策马呼啸而过。
还见到了一队队镖局人马,护送的车队,连绵不绝,多是石毫国的一些豪门乡绅,聘请而来,一路往南逃命。
路过三骑之时,人人自危。
宁姚看见兄长勒住缰绳,停马目送,她便也紧随其后,安静杵在一旁,身后那位原本叽叽喳喳的苏姑娘,见此情形,也乖乖噤声。
宁远高坐马背,双瞳泛金,正在施展神通,观望这些人的心境,这一路走来,多是如此。
有好有坏,当然,无论看见了什么,宁远也不会如何,这两天,除了斩杀了一伙儿蜗居深山的贼寇之外,他也从未出过手。
半晌。
男人一抽缰绳,“继续赶路。”
在此之后,一行人来到一座已经被大骊纳入版图的小郡城,刚好临近傍晚,宁远就找了间客栈落脚。
请出一位符纸美人,叮嘱、询问一番后,当天晚上,宁远便带着她,趁着夜色,在郡城内多方打听。
宁姚照例跟在兄长身后,苏姓姑娘亦是如此,兜兜转转,凭借这女鬼的昔年记忆,最终找到了一座高门府邸。
宁远先是散出神念,稍稍巡视了一番,而后单手提着她,悄然潜入其中,在正屋大堂那边,来了一场故人重逢。
女鬼的丈夫,因为是凡夫俗子的缘故,现在已经年近半百,不过许是钱财养人,瞧起来也算年轻。
这位暂住符纸美人的女子阴物,三十年前,已经嫁为人妇,生有一个儿子,夫妻之间,琴瑟和鸣,可是好景不长,被书简湖茅月岛的一名供奉,在路过之时相中。
美其名曰是上山修道。
起初是循循善诱,她不答应,那位仙师就现了獠牙,无奈之下,只好跟随其返回书简湖,做了开襟小娘。
而她的丈夫,则是得了一笔极为丰厚的钱财,地仙修士指甲缝里抠出来一点,就足够寻常人几辈子不愁吃穿。
大堂这边,在见到心心念念许多年的丈夫后,她神色恍然,呆愣许久。
宁远轻声问道:“要不要我撤去障眼法,让你与他相见?”
她摇摇头,没有解释什么,只是细细打量丈夫身旁的一名丰腴妇人,姿容上佳,气质不凡,一看就是出身于大户人家。
还很年轻,就像当年嫁给丈夫的自己。
宁远嗯了一声,“走吧,去见见你那儿子。”
她点点头。
在府邸一间宅子内,女子又见了她那儿子一面,几十年过去,儿子也有了妻室,甚至就连她的孙儿,也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夜半三更。
离开府邸后,符箓美人阴物与宁远走在返回客栈的街道上,身后的宁姚与苏姑娘,有些沉默寡言。
宁远突然说道:“之前帮你看了看,蹩脚的算了一卦,你的丈夫儿子,后半生,不出意外的话,只有小病,没有大灾。”
“两个孙儿,其中一个,还有些修道资质,或许将来会有仙缘伴随。”
女子停步,侧身弯腰,施了一个婀娜多姿的万福,“妾身谢过宁先生。”
在这之后,她有些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在快要抵达客栈之时,终于鼓起勇气,轻声开口,“宁先生,我有个不情之请。”
宁远一语道破,“你是想继续逗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