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伏乱剑 > 第十七章 潼关(第2页)

第十七章 潼关(第2页)

二人来到潼关城门楼前,城门已开,想来孙传庭也知此战李自成气数已尽,不会再对潼关有什么威胁了。

关外到处是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的血迹斑斑,远远就闻到一股焦土的味道,城门处进出人士都被盘查,四周还有多队官军在巡逻,四处可以看到难民,有些抱着孩子靠着墙根在晒太阳,有些拄着拐正打算过关,有些被巡逻的兵丁在盘问,有些坐地路边,对着逝去的亲人痛哭,看着二人极是心酸,正想着如何进关时,发现一队七八个人,像是客商打扮,于是混在这几个客商打扮的人里,一起来到关门前。

“站住,你们几个,进关所为何事?”门口一领头小校问前面几个客商。

“战事吃紧,关外,也没啥买卖可以做了,我们想进关,看看有没有生计,官爷你看,行个方便。”说着偷偷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包,塞到那小校手里。

那小校掂了掂,回头对几个检查的兵丁说:“放行!”

几人正准备进去,他们几个中一胖胖的男子回头看到炊饼跟司马娉婷似有意跟他们一起进,问到:“你二人……”还未说完,看到炊饼手里的匕首,炊饼一脸冷俊,“未敢多言,官军过来之前,你立时丢了性命!”

那人看了炊饼一眼,又看了眼身后的司马娉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点点头:“明白,我全明白!!”然后示意两人跟上。

就这样,两人轻轻松松进了潼关。

“想不到被誉为天下第二关的潼关,如今却可以银两开道,这大明朝,看来是走到头了。”炊饼感叹到。

“谁说不是呢,这大明朝,怕是真到头了。”司马娉婷接着说。

“二位慎言,这是潼关。”那胖汉子回头跟他俩说。

“老爷,这二位谁啊?”那汉子背后一女子问到,看来是他的夫人。

那汉子冲她使了个表情,道:“私奔的小年青,刚过关的时候帮了他们一把。”

“私奔啊,那不是跟咱们以前一样么。”那夫人乐开了花。

“不是,您误会了,我们不是……”炊饼赶紧解释。

“行了别说了,我们都懂,”然后抽身拿出一包银子,往炊饼手里塞:“拿着,出门在外,很多地方需要用银子,看你二人肯定盘缠带的不多,且先拿着,路上急用,以前我跟夫人私奔的时候,一路上受了不少苦,最后遇到个善人,也给了我一锭银子,后来我用那一锭银子,挣了这份家业。”

“不是,大哥,你真误会了,再说,这银子,我不能拿。”炊饼赶紧说。

“小伙子,你听我们家老爷的,拿着,就当他们那,还了那善人了,你就行行好,让我们呐,了了这桩心事。”汉子的夫人说到。

“拿着吧,我们接下来也需要用钱。”司马娉婷在后面悄悄的说。

“你看,得听你媳妇儿的,拿着吧。”不成想那老爷耳朵还挺尖,说的司马娉婷小脸通红。

炊饼一想也对,两人身上银两本就不多,也没再犹豫,就收下了,然后与他们道别。

“这不对啊。”炊饼说到。

“有何不对?”司马娉婷问到。

“那人如此说话,这要搁平日里,你不得拔剑相向啊。”炊饼说到。

“人家是给咱们送钱,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我等受人恩惠,又岂有拔剑之理,这么大便宜让你占了,你来我这儿卖乖?”司马娉婷特意咬着后槽牙把最后几个字说出来。

炊饼一听,“您说的对!”赶紧服软。

关内商铺林立,商贾如云,各种建筑雕梁画栋,飞檐叠嶂,各种小贩的叫卖声,看戏的喝彩声,来往行人的聊天声,此起彼伏,仿佛外面的大战与他们毫不相干,“还真是讽刺。”炊饼心里想着。

二人穿行与各种街头小巷之间,司马娉婷大户人家出身,自然是吃过见过的,反倒是炊饼,从未见过这热闹的场面,略有新鲜,边走边左顾右盼的,弄的司马娉婷一直坏笑。

“小道士,你想看就看,不用装着在找人的样子,我又不会嘲笑你,我也想看!!”司马娉婷说到。

炊饼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乡下孩子,多担待嘛,有点儿饿了,我们先去找个地儿吃点东西,顺便住下来,此事恐怕一两天也处理不了,也好打听一下司马锐的事情,他立此大功,在关内应该有人会知。”

司马娉婷点点头,“嗯,我也饿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