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夜空,从未如此清晰地映照过未来的轮廓。曾经因难民潮而略显黯淡的城市天际线,如今被三座巨型建筑切割出凌厉的线条
——
它们是冯俊扶持下的
“新柏林地标”,自去年六月动工以来,以近乎奇迹的速度拔地而起,成为这座城市向未来狂奔的注脚。
三座建筑沿柏林西侧的施普雷河一字排开,每一座都带着浓郁的日耳曼印记:尖顶被强化成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棱锥,如同放大百倍的条顿骑士头盔;外墙镶嵌着暗金色的几何拼花,图案源自中世纪手稿中的符文,却在夜间被内部光源点亮,化作流动的数据流;建筑底部的拱券结构被透明合金取代,能看到里面穿梭的磁悬浮胶囊车,如同在古老城堡的血管里奔涌的未来血液。
--------------------------------------
“这是‘条顿之锋’‘勃兰登堡之心’和‘莱茵之脉’。”
柏林市长在落成典礼上的声音透过全息投影传遍全城,“每一座都能容纳
10
万人,内部有
20
所学校、5
所医院、3
座空中公园,磁悬浮轨道直接接入城市网络,能源来自波斯的聚变反应堆
——
完全免费向多子女家庭开放。”
走进
“条顿之锋”
的内部,更能体会到这种未来感与实用性的融合:居民乘坐个人磁悬浮板在不同楼层间穿梭,孩子们在零重力游乐场里追逐,老人在生态农场里照料作物,所有公共服务都由
ai
调度,却保留着日耳曼式的精确与秩序。这不是冰冷的钢铁丛林,而是为普通人量身打造的未来家园。
---------------------------------
柏林的街头,生育宣传海报比商业广告更加密集。
地铁车厢里,全息投影循环播放着金发孩童在月球基地奔跑的画面,旁白是激昂的男声:“生孩子吧!为了日耳曼的血脉!他们将是第一批踏上火星的人类,他们的足迹会刻在星图上,比任何帝国勋章都更荣耀!”
超市的结账台旁,摆放着免费领取的
“生育礼包”,里面有机械保姆的使用手册、政府教育基金的兑换券,甚至还有一张星辰港的观光门票。广告牌上,伊琳娜总理抱着婴儿的肖像与条顿骑士的徽章并排陈列,下方写着:“每个孩子都是民族的未来
——
政府承担
18
岁前所有教育费用,多胎家庭额外享受住房优先分配权。”
这股狂热并非偶然。在伊琳娜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德国生育率在一年内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