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仙鹤神宫对面就是镜湖,镜湖外边一圈的花田,唐匹敌就坐在花田里看着镜湖发呆。
李叱从李先生那把书取回来,急着给唐匹敌,一路小跑着回来的。
李叱把手里的两本书册区分了一下,把唐匹敌那本递给他:“这是你的。”
唐匹敌一怔:“这么快?”
李叱道:“李先生说咱俩悟性好,所以只写个大概,让咱们自己举一反三,自己思考。”
唐匹敌点了点头:“也好。”
李叱道:“这两本,一本叫国策,一本叫论兵,我跑回来的路上翻了翻,言简意赅,精妙绝伦,咱俩换着看。”
唐匹敌嗯了一声,俩人就坐在花海中的石凳上看,两个人越看越是心惊。
李先生写的这两本册子都很薄,不过二三十页,每一页字数也不是很多。
可是每句话,似乎都需要深思。
“愚民非治国之道。”
李叱读到这句话,心里更是震撼。
这句话,和大楚,和大周,和历代皇朝的治国之策都是背道而驰,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都没准会被法办。
从有史料记载以来,哪一代皇朝不是愚民之策?
用极少数的一些读书明理思想开阔的人,治理绝大多数不认字不懂大道理的百姓。
唐匹敌听到这句话也皱了皱眉,他看向李叱,沉默片刻后说道:“这句话,很高很高了。”
若一个人不是站在很高很高的地方,看不到这么远,想不了这么深。
李先生若听到他这句话,心里一定会想,我站在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上,你说高不高?
“不是百姓们越愚钝才越好治国。”
唐匹敌道:“民智越高,文明越盛,不管是文化,礼仪,百姓们的程度越高,其实越没有乱民。”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百姓们懂得越多,每个人都读书认字,每个人都明白事理,知道对错,分清是非,那这个约束,其实就不是更重法典,而是更重内心,约束是在每个人心里,知道什么事做了不好。”
李叱点头:“先生这一句话,道出千秋之理。”
唐匹敌道:“你要记下来,以后一定要开民智,办国学,非但要在大城办,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也要有乡学,入学所需之资费,要由地方官府分拨一大部分,入学之人自理一小部分,等到将来国家强盛,所有学习需要的钱财,朝廷全都出了,只要百姓们是为了学,那就不能收钱。”
李叱自然而然的点了点头道:“行,我记下了。”
唐匹敌笑眯眯的看了李叱一眼,若有深意。
李叱却还盯着手里的书册,没有看到唐匹敌那有深意的眼神,有深意的笑。
唐匹敌笑着继续试探了一句:“说到民学,再说科举,如何让科举更显公平?”
李叱正好刚刚看到了李先生写过这方面的事,也只是三言两语,但一样发人深省。
“给你看看这个。”
李叱把书册递给唐匹敌,指了指那上边李先生写下的话。
不管到什么时候,对于平民百姓的孩子来说,公平的科举制度,都是他们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许是唯一的机会。
李叱道:“先生写了,若要尽量保证公平,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典来保护科举,让学子们觉得最起码朝廷在态度上是力求公平的。”
唐匹敌读了读李先生写的话,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他叹道:“先生这样的大才,若是能治国的话。。。。。。”
李叱摇头道:“以后
想请先生出山,怕是极难。”
唐匹敌顺口说了一句:“那你就多学。”
李叱道:“好。”
于是唐匹敌又笑了起来,这次他的笑容李叱看到了,但不是很明白唐匹敌笑是为什么。
重活一回,本想安安稳稳过一生,奈何都想逼着他做皇帝...
地球毁灭,人类危急,生死存亡之际,可怕的意外和灾难,永远不知道是哪个先来。唐安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天塌了,有个子高的人去顶,可有一天他发现,他成了那个个子最高的人。...
记者采访富豪榜首谢闵行,谢总,请问你老婆是你什么?谢闵行心尖儿宝贝。记者不满足,又问可以说的详细一点么?谢闵行心尖子命肝子,宝贝疙瘩小妮子。这够详细了吧?记者们被塞狗粮,欲哭无泪,准备去采访某小妮子,谢少夫人,请问你丈夫是你什么?...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重来一次当然是选择有钱又有权的摄政王,重生后自带医毒系统的她,人生名言就是你善我医,你恶我毒...
少年,就是要在阳光下挥洒汗水!少年,就是要不断战斗,然后胜利!无尽天路之旅,无尽征途,见证少年的热血和传奇!心怀野望,烈血如燃!永远少年,!...
前世,她是将军府嫡女,人前无限风光,可是一场青梅竹马的姻缘,让她成为弃妇。她成功二嫁,却被活活烧死。今生,她冷然站在所有人面前,看着前世所有轻她,辱她,害她,恨她的人,薄凉的嘴角勾起你们接下来的人生只有两种,一种是死,另一种是生不如死!重生十四岁,傅锦兮嗜血归来,立誓绝不心慈,即使双手染尽鲜血也要将所有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