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支商队,”路朝歌指着驼队,“他们从于阗而来,走了整整四个月。但如果商路畅通,安保加强,这段路程完全可以缩短到两个半月。时间就是金钱,对商人而言尤其如此。”
阿史那云溪深吸一口气,目光追随着那支驼队,仿佛看到了无数匹焉耆马从中原换回金银的场景;西胡东越则摩挲着手中的玉镯,思绪已飞回木托国,盘算着如何扩大玉石开采规模,培训更多雕玉工匠。
路朝歌将二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心中已有计较。他抬手示意不远处等候的亲兵牵来三匹骏马,笑道:“光看不练假把式。二位可愿随我去城外看看真正的商队是如何运作的?”
阿史那云溪与西胡东越正被方才所见所闻搅得心潮澎湃,闻言自是连连点头。三人翻身上马,在亲兵护卫下一路向西城门而去。
出了城门,景象又与城内大不相同。宽阔的官道两旁,密密麻麻扎着各色帐篷,驼马嘶鸣,人声鼎沸。这里便是长安西郊的临时市集,专供那些不愿缴纳高额市税、或是货物过多的商队在此交易。
路朝歌勒住马缰,指着远处一支正在装货的庞大商队道:“看那旗号,是往木托国去的商队。他们在此采购丝绸五千匹、瓷器三千件、茶叶两千斤,光是这一趟,缴纳的关税就足够养活一支千人军队半年。”
西胡东越凝神细看,只见那商队规模浩大,光是骆驼就有百余头,马车三十多辆。商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货物装箱,用稻草细细填塞缝隙,生怕路途颠簸损坏了这些价比黄金的珍宝。
“这些商人精明得很。”路朝歌笑道,“他们知道在木托国,一匹上等丝绸可换十块同等重量的美玉。而在长安,一块美玉可换百匹丝绸。这一来一回,利润何止十倍?”
正说着,一名商队首领模样的人认出了路朝歌,急忙小跑过来行礼:“草民参见大将军!不知大将军莅临,有失远迎!”
西域人都知道路朝歌是大明的亲王,可是他们更愿意称路朝歌为大将军,当年路朝歌在西域驰骋的英姿,可是在西域各国广为流传,他们更佩服那个横刀立马的大将军。
路朝歌摆摆手,问道:“这是往木托国去的?”
“回大将军,正是。”那首领恭敬答道,“这次采买的货物,足够在木托国卖上大半年了。若是路上顺利,明年开春就能返回长安。”
“路上可还太平?”路朝歌看似随意地问道。
首领面露难色:“不瞒大将军,大明境内自然是安全无虞,可是出了大明之后,沿途常有马贼出没。上月就有一支商队在临山关附近遭劫,损失了上千匹丝绸。若是朝廷能多派兵护送,那就再好不过了。”
路朝歌转头对西胡东越道:“王爷可听见了?商路安全,关乎的不仅是商人的利润,更是两国百姓的福祉。”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若是木托国境内也能有朝廷驻军保护商队,想必这样的悲剧就能避免不少。”
西胡东越目光微动,却没有立即接话。
路朝歌也不逼迫,转而指着另一支刚刚抵达的商队道:“看那边,是从大月氏来的马队。”
阿史那云溪闻言精神一振,只见远处尘土飞扬,数百匹骏马在牧人的驱赶下缓缓前行。那些马匹个个膘肥体壮,毛色油亮,比他们在东市见到的还要神骏。
“这是今年第三批从大月氏来的马队了。”路朝歌道,“朝廷已经全部买下,准备配发给边军。不过说实话,这个数量还远远不够。”
他策马缓缓前行,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紧随其后。
“二位可知,我大明边军有多少?”路朝歌突然问道。
不待二人回答,他自顾自说道:“仅西疆边军就有二十万之众。若是每人都能配上一匹大月氏良马,那该是何等光景?可惜啊,每年能从大月氏买到的马不过万余匹,实在是杯水车薪。”
阿史那云溪心中飞快盘算:若是每年能向大明出售五万匹战马,那将是一笔何等巨大的财富?大月氏国库恐怕都要被金银填满了。
路朝歌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可是在算这笔账?说实话,若是商路畅通,莫说五万匹,就是十万匹,我大明也吃得下。毕竟,除了边军,还有各地的驿站、官员、富商,哪个不想要一匹大月氏良马?”
此时,众人已行至一处高地,整个西郊市集尽收眼底。但见帐篷连绵不绝,商队络绎不绝,各种语言的叫卖声、议价声此起彼伏,俨然一座移动的城市。
路朝歌驻马远眺,良久才缓缓道:“长安之所以为长安,不在于城墙有多高,宫殿有多华丽,而在于这里是天下财富汇聚之地。东市的绫罗绸缎,西市的奇珍异宝,都是四方来朝的见证。”
他转头看向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目光深邃:“而二位过往的国度,正是这财富之链上最重要的一环。大月氏的良马,木托国的美玉,都是中原急需的宝物。只要这条商路畅通无阻,何愁国家不富,百姓不强?”
阿史那云溪与西胡东越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断。
西胡东越率先开口:“大将军所言极是。本王回国后,定当全力配合大明设立驿站之事。”
阿史那云溪也紧接着道:“大月氏愿与大明永结盟好,不仅开放所有商路,还愿在边境设立互市,方便两国商人交易。”
路朝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带着两人回到了长安城,再一次回到了长安西市。
夕阳西下,西市的热闹却未减分毫,反而因夜晚的来临更添几分神秘色彩。胡商区的灯笼次第亮起,异域风情的音乐从酒肆中飘出,各种语言的交谈声、笑声、歌声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巨大的市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不夜城。
路朝歌与阿史那云溪和西胡东越站在市场中央的高处,俯瞰着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
“长安不仅是长安人的长安,也是天下人的长安。”路朝歌的声音在暮色中格外清晰:“而这西市,就是长安向世界敞开的一扇窗。通过这扇窗,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流向四方,西域的良马、玉石、香料汇聚于此。互利共赢,方为长久之道。”
华灯初上,三位身份显赫的人融入西市的人流中,继续观摩这无休无止的财富流转。而在他们身后,东市的贵族宅邸已点亮盏盏灯笼,与西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一座长安城,两个世界,却被一条看不见的商路紧密相连,共同编织着盛世的繁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