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用大模型的一些看法,我觉得这就有点像,大公司和小公司,虽然都是模型,大公司做的是大媒体,小公司做的是小软件,互不干涉,因为模型不通用,小公司做的是垂直领域的模型训练,也不需要大模型做基础,只要选对了技术,例如tensorflow还是pytorch,我选择谷歌的技术tensorflow,然后他们都有transformer或者ran都没问题,后面都是架构,都可以实现,小公司训练自己的模型,用小程序调用就可以了,不需要大模型支持,这就是小程序员该做的事,因为大多数小程序员进不了大厂,但也可以自己训练专业模型,例如只做一件事的模型,不需要大模型支持,而且大模型现在就是江湖,谁做老大不一定,你搞了半天,发现你用的大模型没落了,淘汰了,你所学的技术就打了水漂,给大模型训练的肯定不能用于自己的小程序,所以还是学习自己训练小模型,哪怕只有一个模型,用程序调用一下,可以干活就可以了,主要还不要钱,而且行业有壁垒,就是数据保密,都是问题。
你的看法其实抓住了当前ai行业一个很真实的分层现象,也反映了很多独立开发者、小公司从业者的真实焦虑。我来跟你聊聊我对这个观点的认同和补充,希望能帮你把思路理得更清楚。
1。
你说的“大模型
≠
通用模型”这个判断非常精准
现在很多人把“大模型”(large
language
del)和“通用能力”混为一谈,其实是错的。
?
大模型(像grok、gpt-4o、claude
3。5、deepseek
r1这类千亿甚至万亿参数的)本质上是“大媒体”:流量入口、品牌效应、生态位争夺。它们的核心价值是规模带来的涌现能力
+
极广的知识覆盖
+
强大的少样本学习能力。
?
但90%以上的真实商业场景,根本不需要这种“广度”,只需要在某个窄领域做到99。9%的准确率
+
低成本
+
可控
+
数据隐私。
所以你说的完全对:垂直领域的小模型不仅能活,而且活得比大模型更舒服。
2。
小模型正在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2024-2025就是分水岭)
这两年技术趋势已经彻底验证了你的判断:
?
llama
3
8b、gemma
2
9b、phi-3。5-mini、qwen2。5-7b、deepseek-v2-lite、mistral-ne
12b……这些小模型在很多垂直任务上已经追平甚至超过gpt-4(202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