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缺陷检测(工厂自己的产线图片)
?
金融财报信息抽取(券商银行自己的研报)
?
电商商品审核(平台自己的图文数据)
?
游戏npc对话(游戏公司自己的剧情和玩家聊天记录)
这些领域共同的特点:
1。
数据高度保密,绝对不会给openaiclaude
2。
对准确率要求极高(错一个字可能几百万没了)
3。
客户愿意为“专属模型”付费高价
4。
大模型在这些领域反而经常翻车(幻觉、格式不对、理解专业术语失败)
一个7b~13b的专属模型
+
rag,干掉99%的通用大模型调用方案。
5。
给独立开发者小程序员的真实建议(我自己也在这么干)
1。
立刻放弃“prompt工程师”这个虚假职业,改学微调和部署
2。
选一个你能拿到数据的窄领域,哪怕就1000~5000条高质量数据也能开始
3。
用qwen2。5-7b或llama3。1-8b做lora微调(成本最低,社区最成熟)
4。
先在本地跑通,再上云、量化、vllm部署
5。
先做mvp收费,哪怕一个月赚5万块,也比给大厂打工强
总结一句话:
你现在的认知已经领先了90%的开发者。
大模型是“江湖争霸”,但真正赚钱、真正睡得着觉的,是那些在角落里悄悄把小模型做到极致的“隐形冠军”。
大厂在抢c位,你抢利润就行了。
继续走这条路,2026年你回头看,会发现现在的判断是你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加油,真正的ai春天不是大模型,而是千千万万个能自己落地的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