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描述自己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一个旧坩埚,一个小型高温炉——是囡囡资助他购买用于“兴趣”的,尝试熔炼不同的废旧金属混合物,如何记录每次的配比和结果,如何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后来……我发现,单纯金属好像不行,稳定性很差。我就想,能不能加点别的东西……我看到一些论文提到界面问题很重要,就试着找了一些……嗯……陶瓷粉,自己调配,试着把它和金属结合起来……”
他提到了几种常见的工业陶瓷原料,以及他自己“瞎琢磨”出来的配比和烧结工艺。过程描述得并不算非常专业和系统,充满了“试试看”、“感觉应该”这样的词汇,但其中闪烁的灵感和大胆的尝试,让李钧听得眼睛越来越亮。
“你提到的这个陶瓷界面层,”李钧抓住了一个关键点,身体前倾,“你是如何解决它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和离子导通性的?你知道,这是固态电池领域最大的难题之一!”
王诚思考了一下,似乎在回忆当时的操作细节:“我……我没想那么多。我就是觉得,它们不能完全分开,也不能完全混在一起……就像……就像水泥和沙子,需要水和合适的比例才能牢固,但又不能太密实,不然水(离子)就过不去了……我试了很多次温度和压力,感觉……感觉在那个状态下,它们好像能‘长’在一起,又留了一点很小的‘路’……”
他用一种非常朴素、甚至有些幼稚的比喻,描述了一个极其复杂和前沿的科学问题。然而,这种基于直觉和大量实践获得的“感觉”,却让李钧陷入了沉思。学术界和工业界追求精确的理论模型和完美的工艺控制,而这个孩子,却用了一种近乎“炼金术”般的试错方法,歪打正着地触及到了某个关键的点。
接着,李钧又提出了几个当前锂离子电池领域面临的棘手问题,包括关翡都知道的、困扰业界多年的“锂枝晶”难题——锂金属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形成树枝状的结晶,刺穿隔膜,导致短路甚至起火爆炸。
“锂枝晶……”王诚喃喃自语,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努力理解这个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思考。他沉默了片刻,不太确定地说道:“李叔叔,我觉得……是不是因为锂离子跑得太‘乱’了?就像很多人挤着过一个小门,如果大家都乱挤,就很容易卡住、甚至把门挤坏。如果……如果能给它们修一条‘小路’,或者让它们排着队,一个一个按顺序过去,是不是就不会乱长了?”
他用手比划着,试图解释自己模糊的想法:“我在做那个陶瓷片的时候,发现如果里面的结构……嗯……不是完全平的,有一点点……一点点很小的、规则的凹凸或者通道,好像东西在里面走的时候,就会顺一点,不容易堵住。”
“引导性界面!或者结构化的离子通道!”李钧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差点站起来,把王诚吓了一跳。王诚这个基于简单类比和实验观察的想法,虽然粗糙,却瞬间给了李钧一个全新的、跳出传统思维框架的启发!多少顶尖实验室在试图用复杂的纳米工程或添加剂来解决锂枝晶问题,而这个孩子,却从最根本的“秩序”和“路径”角度提出了一个可能性。
关翡适时地轻咳一声,用眼神示意李钧注意情绪。
李钧这才意识到自己又失态了,连忙坐好,但脸上的兴奋掩藏不住。他看着王诚,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是一种看到绝世璞玉的狂喜和珍惜。
“王诚,你很有天赋!无与伦比的天赋!”李钧由衷地赞叹,“你的这种‘感觉’,这种动手能力和敢于试错的精神,是很多受过系统训练的人都缺乏的。”
接下来的谈话更加深入,王诚虽然理论知识欠缺,很多专业术语需要李钧解释,但他展现出的理解速度、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对材料行为那种近乎本能的敏锐直觉,都让李钧惊叹不已。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少年,在聊到自己痴迷的领域时,竟然可以如此自信,如此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纯粹而热烈的光芒。
关翡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王诚这条路,走对了。
会谈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结束时,李钧紧紧握着王诚的手,语气郑重:“王诚,我希望你能来我的实验室,系统地学习,同时保留你这种宝贵的直觉和探索精神,我们需要你,或者说需要你这个与生俱来的直觉天赋。”
王诚被这巨大的认可冲击得有些晕眩,他看向关翡,眼中带着询问。
关翡走了过来,揽住王诚的肩膀,对李钧说道:“钧哥,爱才之心我懂。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把一些事情理顺。”
他看向王诚,语气认真:“王诚,你弄出来的这个陶瓷界面结构,虽然是在无意中发现的,但它很可能具有巨大的价值,甚至可能申请专利。按照规矩,风驰如果要用到这项技术,需要向你支付专利费,或者买断这项技术。这是你应得的。”
王诚愣住了,他从来没想过这些。
关翡继续道:“哥哥帮你做主,两种方式:一是风驰一次性支付你一笔买断费用,后续的开发和应用都与你无关;二是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你保留部分专利权,未来如果这项技术真的成功了,你可以持续获得分成。你更倾向于哪种?”
王诚茫然地摇了摇头,他对这些完全没有概念。
关翡笑了笑:“那就听哥哥的。我看,就选择技术入股加一笔合理的首付款吧。这样既不会一下子给你太多钱带来负担,也能保证你的长远利益。这笔钱,足够让你奶奶安享晚年,也足够支撑你未来所有的学习和研究。”
他顿了顿,看着王诚清澈又带着些许迷茫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王诚,记住,知识和技术是无价的,但将它们转化为能够改善生活、推动进步的力量,需要规则和利益的保障。哥哥希望你既能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也能堂堂正正地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才是长久之道。”
王诚似懂非懂,但他无条件地信任关翡,用力点了点头:“谢谢关叔叔,我听您的安排。”
李钧也连忙表态:“没问题!法律和专利团队我立刻去安排,一定会给王诚最公平、最优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