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和现实总是有差别的。
大贤者说沙漠民和海祗岛人很像,同样是异种神明的信仰,同样的不被接待。
这个认知让坎蒂丝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沙漠之中的猎物,需要通过商队转化为摩拉。
遗憾的是,她能够守护这座沙漠之中的生机,避免恶意的窥视,但对于发展和贸易,实在是有心无力。
他们两个之间当然是有合作的。
拉赫曼沉默不语。
沙漠之地,阿如村是周围的核心。
“巧了,我也对教令院没有任何的期望。”
沙漠需要两种人。
简而言之,他们认为这群做生意的沙漠人,第一次交易把钱弄到手了,第二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把货也捞回来了。
他们当然是认识的。
用枪盾击碎野兽和觊觎者的守护者,在传闻之中却是扬起盾牌,唤醒沙暴的神眷之人。
有人遵守约定,自然也有人想要破坏规则。
这是教令院放开禁令的表现。
拉赫曼是前者。
“阿斯法德并不是什么怯懦之人,然而即使是他,最后也认为投降教令院,交出权力反而是保全【三十人团】利益的最佳选择。”
然后这群人说要在阿如村修建学院?
她没有相信教令院的半个文字,但这件事情不容拒绝。
“我们得去接一下那些前来考察的学者了。”坎蒂丝重新握起长枪,“我不希望到时候抵达【阿如村】的,是一群学者的尸骸。”
明知道沙漠出了问题,但他们连问题在哪里都找不到。
后来的沙漠子民,就要为了前代的错误买单。
这群人是最早背弃沙漠的人,他们投奔教令院,然后拿着教令院的资源来吸纳沙漠之中的雇佣兵。
因为对坎蒂丝掌握的阿如村来说,这是污蔑。
这是个守护者之间流传的秘密——【守护者从未承神恩眷】。
沙暴本身就是灾难,而那些随着沙暴而活跃的魔物,反而是能够处理的麻烦····只是有些棘手罢了。
“这片沙漠沉寂了这么久,教令院什么时候真的关心过我们?”
她没办法因为这种程度的猜忌和不讲道理的污蔑而生气。
可能是帮助争取,也可能是给阿如村制造麻烦。
而拉赫曼不同。
但沙漠在灾厄之后,就失去了独自站立的机会,必须要依靠来自大慈树王的帮助。
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前来支援沙漠的友善学者,被一群暴徒杀死。
信仰通常是走投无路之人的最后挣扎,也是高洁灵魂愿意信任的一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