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急忙将她的披风拿过来给她披上,然后又给她塞了一个汤婆子才往外去。
一路上,遇上的村民都恭敬地给她问好,苏青青也微笑着回答了。
到了糖厂以后,苏青青让流午正和钟白将所有做工人的花名册拿过来,细细单看了一会儿又合上花名册。“按照人头每个人分半斤的白糖,要水果糖也可以。然后再分二斤香肠、二斤粉丝。明天再过来领一斤杂的卤肉。至于红包的话,你们觉得给多少比较合适?”
钟白和流午正见她问的有诚意,倒也没有见外,“这半年来大家干活还是很努力的,绣厂里的绣娘收入较高,可以适当多给一些。而其余的可以给一百文。”
这也是结合苏家实际情况说话的。
苏青青点点头,算是许可了。
她让半夏几个将要打赏的银子和工钱都准备好了,然后将工人全都召集过来。
听到锣鼓声,村里人全都聚集在木工厂子的门耳边上等着。
东西很快就搬过来了,看着成堆的糖果、火腿肠,村民们啧啧赞叹,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很值钱,但不知道苏青青今天为什么搬了这些东西过来。
“今儿是二十七,再过两天就到了新年,小姐菩萨心肠,打算明天给大家放假忙年。年后初八开工,半年来大家做工都很努力,这些小姐都看在眼中,所以为了让大家过一个开心的年,小姐特意将大家的工钱发放了,同时每个人按照劳动的付出,还有红包可拿。大伙也看到身后这些东西了吧?”
“看到了,这么多,想不看到都难。”有人顽皮大叫,连孩子都被逗乐了。
“这些也是小姐给大家的特殊利钱,是过年的红包。”苏木宣布完了,很满意地看到村民们叹息惊讶的神情。“大家排好队过来领工钱、利钱和过节用的东西。”
工人们听了立刻都排好了队老实地站着。
“今天晚上,我们将会连夜做卤肉,大家明天中午可以过来再按照人头领一斤卤肉。”苏青青站起来说,“要是喜欢吃猪血、鸭血的话,我们也留下不少,我们就在这边的厂子里做,大家到时候可以多带一个大碗过来。”
“小姐心善,连过年的肉都为我们考虑到了。”有工人感激地说。
更多的人就过来向苏青青道谢。
打短工的村民更是羡慕得不得了,这些福利他们都没有,只有羡慕的份。
苏青青倒不是想节省那些东西,或者是看不起短工。她就是故意的,要让村民们通过对比知道在苏家认真做事会得到很多的实惠,从而今后让更多的村民也真正将自己的利益和苏家的利益牵扯在一起。
“卢大、方氏,利钱各一百两,请两位拿好了。”随着钟白的声音,村民们的表现可谓是精彩纷呈,大家的眼神都瞪圆了,有的人惊讶地长大嘴巴合不起来,有的人则露出痴迷的神情,还有的更多是祝贺。
卢大和方氏倒是大大方方的上来领了银票和碎银子,将自己的东西也领过去了。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小头目的或者是付出比较多的,拿到的银子相应也比较多。
“秦大浪、苏中仁、苏中义、秦锄头,每个人八两银子。”
村民们都哄堂大笑起来。
“中义,咋还没有钟管家的银子多呢?”苏大海代表大家开玩笑问。
“那还用多说,我也没有钟管家付出的多呗。”苏中义大声回答,一点儿不好意思都没有。“闺女说了,等来年,厂子里还要上新的家具,到时候收益多了,咱们家具厂工人到时候拿得就多。”
“对对,苏大叔说得对。”家具厂的小子们抢着回答,倒是信心满满的。
村民听了更是羡慕不已。
最后,连村长一家都领了不少的银子和东西回去了。
“村长,你现在可没有村长娘子和梅花赚的多,回去后还有没有脸面呀。”也那泼皮打趣苏大海。
“这有什么?要是她们天天比我拿得多,我愿意在家里刷锅洗碗做饭。”苏大海很爷们地回答。
他的话换来的是村民们善意的笑声。
“尽瞎说,什么时候让你干过。”衣氏忸怩地催促他端着东西往回走。
村子里到处都是祥和的景象,苏老爷子和秦老爷子笑眯眯地看着,心里乐呵着了。原来这样悠闲的生活,他们连想都不敢想,但是却真实地实现了。而且让这种美梦实现的就是他们的孙女,一个个怎么能不高兴呢?
“东家小姐,来年的时候,你们厂子里还要不要招工呀?”没有进入厂子里的人都围过来打听新消息。
“新年后要是需要人手,我们会贴出广告的。”苏青青模棱两可地回答。她就是要让这些人晾一晾,今后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
“要是要人,东家小姐一定要考虑一下我呀,我干活会很卖力的。”
“还有我,我一定老实做工。”
……
“大家先回去吧,等开春再来。”紫苏不客气开始赶人了。
大家就三三两两地带着遗憾回去了,虽然没有像在厂子里做工的人那样富裕,但是今年因为一直在桑基鱼田上上工,大家手里都有银子过年,这个年是历年来最好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