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梦幻旅行者 > 第353章 贾府赠礼录(第2页)

第353章 贾府赠礼录(第2页)

湘云摆手:“我比不得宝姐姐和林姐姐心思巧,不过是尽尽心罢了。”

黛玉在旁看了,却知湘云为做这些针线,定是费了不少功夫。她记得湘云曾说过,在家时婶婶管得严,做活计常要做到三更天,这送给宝钗的礼物,还不知是熬了多少夜才赶出来的。

说起探春送礼,更显其心思细腻。

那日邢岫烟初来贾府,虽得贾母收留,但衣着朴素,难免被些势利眼的下人看轻。探春见了,悄悄让侍书回房取来一块玉佩送给岫烟。

“这原是前年我生日时舅舅送的,我瞧着这水头颜色都配得上邢姐姐,姐姐若不嫌弃就收着罢。”探春说得轻描淡写。

岫烟接过一看,那玉佩通体翠绿,雕着如意纹样,一触生温,知是上好的翡翠,连忙推辞:“这样贵重的东西,我如何敢收?”

探春却执意要送:“姐姐说哪里话,咱们姐妹一场,何必分彼此。再说这玉也要配得上的人才不俗,姐姐气质清华,正该佩这样的玉。”

后来宝钗见了那玉佩,对莺儿说:“三丫头真是舍得,那块玉少说也值几十两银子,她就这样送人了。”

莺儿道:“听说三姑娘还给宝二爷做了双鞋,费了好大工夫呢。”

确实,探春给宝玉做鞋的事,在府里传为美谈。那日宝玉要去庙里还愿,探春特地嘱咐他:“小厮们知道什么。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我还象上回的鞋作一双你穿,比那一双还加工夫,如何呢?”

宝玉欢喜应下。谁知后来贾政见了这鞋,很是不喜:“何苦来!虚耗人力,作践绫罗,作这样的东西。”

宝玉忙说是舅母所赠,贾政这才信了。可见那鞋做得十分精致,竟像是王府里的手艺。

赵姨娘知道后,却在背后抱怨:“正经亲弟弟不见她这么上心,倒去巴结那屋里的。”

探春听说,只当不知。她深知在这深宅大院里,人情往来最是难处,唯有不偏不倚,以诚相待,方能立得住。

宝玉送礼,又是另一番气象。

这日他见园中桂花开了,特地让小丫头采了些新鲜桂花,又吩咐厨房做了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用掐丝食盒装了,让袭人给湘云送去。

袭人揭开食盒,见里面一碟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一碟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笑道:“二爷真是偏心,云姑娘前儿说想吃这些,他就记在心里了。”

晴雯在旁打趣:“你懂什么,二爷这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果然湘云收到后,欢喜得什么似的,当即就拈了块糕吃起来,连说:“还是二哥哥懂我,这糕比往日吃的都香甜。”

宝玉还喜欢送些新奇玩意儿给姐妹们。那日他从外面集市上买回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泥垛的风炉儿,分送给众姐妹。探春得了那小篮子,爱不释手,后来还被其他姐妹抢了去。

不过,宝玉最用心的,还是送给黛玉的礼物。

那日他挨了父亲的打,躺在床上不能动,见黛玉来看他时眼睛哭得红肿,心里又是疼又是甜。待黛玉去后,他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两条旧手帕子撂与晴雯:“也罢,就说我叫你送这个给他去了。”

晴雯不解:“这送旧手帕子做什么?林姑娘见了,怕是要生气呢。”

宝玉笑道:“你放心,她自然知道。”

果然黛玉收了这两条旧手帕,不但不恼,反而神魂驰荡,余意绵缠,当下研墨蘸笔,在帕上题了三首诗。从此宝黛心意相通,再无疑虑。

有时宝玉得了什么好东西,第一个想到的也是黛玉。那日北静王赏了他一串鹡鸰香串珠,他忙不迭地拿去给黛玉瞧。谁知黛玉只看了一眼就丢在一边:“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宝玉讪讪地收回,却不生气,反而觉得黛玉清高自许,与众不同。

要说贾府里真正送礼阔绰的,当数王熙凤。

这日刘姥姥要回乡下去,凤姐命平儿收拾东西相送。除了八两银子,又取出一个包袱:“这是两匹茧绸,厚实耐磨,乡下穿正合适;这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也体面些。”

刘姥姥接过,见那茧绸质地坚实,那两匹绸子更是光滑鲜艳,知不是寻常之物,连连道谢:“姑奶奶这么破费,叫我如何过意得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