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梦幻旅行的意义 > 第366章 误判 袭人的心锁(第3页)

第366章 误判 袭人的心锁(第3页)

袭人以为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心中暗自得意。她却不知,宝玉此刻想的却是:袭人虽好,却太过刻板,不如晴雯天真烂漫,懂得他的心思。

这天晚上,宝玉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太虚幻境中,看到一本记载众女儿命运的册子。他匆匆翻看,似乎看到了袭人和晴雯的名字,却记不清具体内容。醒来后,他只记得梦中警幻仙子的告诫,要他留意身边的女儿们,她们都是薄命之人。

这个梦让宝玉闷闷不乐了好几日。袭人问他缘由,他也不说,只是常常盯着晴雯出神。

袭人心中不安,越发觉得晴雯是个祸害,决心要找机会将她打发走。

机会很快来了。这日,王夫人召袭人问话,问起宝玉近日可安分。

袭人斟酌着回道:“二爷倒是安分,只是。。。只是晴雯那丫头,近来越发轻狂了,常常勾着二爷说笑,耽误功课。”

王夫人脸色一沉:“果真如此?”

袭人低声道:“奴婢不敢撒谎。”

王夫人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袭人以为这次定能将晴雯赶出怡红院,却没想到几天过去,一点动静也没有。她不知道的是,王夫人虽然不喜晴雯,但碍于贾母的面子,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贾母对袭人的态度也起了微妙的变化。这日,贾母来怡红院看宝玉,见袭人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便夸道:“这孩子果然是个克尽职任的,像个没嘴儿的葫芦,稳重可靠。”

袭人心中欢喜,以为这是贾母认可她的表现。她却不知,在贾母心中,“没嘴儿的葫芦”是对一个服务者的评价——可靠、忠诚、守口如瓶,却不足以担当宝玉妾室的重任。

真正的变故发生在一年后的秋天。

这日,王夫人突然下令将晴雯撵出大观园,理由是晴雯得了女儿痨,会传染给宝玉。

袭人听闻这个消息,先是欣喜,随即又有些不安。她虽不喜晴雯,但也知道晴雯并没有得什么女儿痨,这分明是个借口。

当晚,宝玉得知晴雯被撵,如遭雷击,呆立半晌,突然大哭起来。袭人从未见他如此伤心,连忙上前安慰,却被宝玉一把推开。

“你们。。。你们都是串通好的!”宝玉指着她,眼中满是痛苦和愤怒,“为什么要赶走晴雯?她做错了什么?”

袭人慌了:“二爷误会了,是太太说晴雯得了女儿痨,怕传染给二爷。。。”

“胡说!”宝玉打断她,“晴雯明明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得病?定是有人在太太跟前说了她的坏话!”

袭人心虚地低下头,不敢看宝玉的眼睛。

宝玉见状,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测,冷笑道:“我素日只当你是个好的,没想到你也是如此心狠手辣之人!”说罢,摔门而去。

袭人呆呆地站在原地,心如刀绞。她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宝玉,为何他不但不领情,反而责怪她?

几天后,更让袭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贾母得知晴雯被撵,很是不悦,对王夫人说:“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这话传到袭人耳中,她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

原来,贾母心中内定的宝玉妾室人选,一直是晴雯!那她这些年的自以为是什么?她与宝玉的云雨情又算什么?

袭人回想起当初与宝玉初试云雨时,自己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来自我开解,如今看来,那不过是为了克服道德焦虑而进行的心理建设。她素日里的“争荣夸耀之心”,驱使她必须抓住一个能让自己行为合理化的理由。于是,“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这个念头,便成了“尚方宝剑”,将一场可能被视为“丫鬟勾引主子”的不轨之行,在内心扭转成了“履行妾室职责”的合礼之举。

想到这里,袭人只觉得天旋地转,几乎站立不稳。

原来,她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幻梦中。她错误地将贾母对她“服务职责”的认可,等同为“未来身份”的承诺。这好比一个大公司里,一位勤恳的员工,因被总裁指派辅佐太子爷,便自以为是内定的未来ceo夫人。

而王夫人之所以看重她,正是因为她“笨”——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局限于自身认知的“小聪明”。她精于实务,规矩勤勉,但在洞察高层意图上就很吃力了。王夫人认为笨笨的袭人没有威胁、易于掌控、不会引宝玉学坏,是一个顺从的“眼线”与“保姆”、当仁不让的姨娘完美人选。

这一刻,袭人终于看清了自己在贾府权力格局中的真实位置。她既不是贾母心中的首选,也不是王夫人眼中的聪明人,只是一个好用又容易控制的工具罢了。

窗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袭人独自坐在房中,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条帕子——那是宝玉去年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曾经,她将这条帕子视为信物,珍爱有加;如今,它却成了一个讽刺,提醒着她的误判和自欺。

“袭人姐姐,二爷回来了。”小丫鬟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袭人慌忙擦去眼角的泪水,整理了一下仪容,强撑着笑脸迎出去。无论心中多么痛苦,她都必须继续扮演那个稳重可靠的袭人。因为这是她在贾府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她唯一的价值所在。

只是从此以后,她的笑容里,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苦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