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图 > 第三章 宫廷政变(第7页)

第三章 宫廷政变(第7页)

◆于谦像

◆明英宗像

延伸阅读

明英宗为何置于谦于死地?

如果不是于谦那句“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大义言辞,狼子野心的也先就会继续以朱祁镇为要挟,明英宗就不可能有再登皇位的人生转折。然而,明英宗成功复辟后的当天,就迫不及待的把于谦关进了死牢,五天后“弃市”。为何?

因为通过“夺门之变”复辟的明英宗,首先面临着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君统“正名”。为此,明英宗废除了景泰帝名号,改元“天顺”。天者,天命所归;顺者,顺应民心。年号虽然改了,景泰帝也已经废了,而对当初危难时刻拥立景泰帝上台的主谋于谦,如果不加以惩治,显然还不足以证明其复辟之君的政治合法性,无法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复辟是“天命所归”和“民心所向”。所以,当徐有贞提醒他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后,为处置于谦,犹豫再三的明英宗终于下定决心,杀掉于谦,抄没家产,家人充军。

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发生于清朝后期的1856年,是一次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严重内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另有约两万人丧生。“天京事变”被视为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洪秀全像

◆天王诏旨、太平天国军法令旗

延伸阅读

天王拾粪

花县官禄布的村边,有一道天马河,每到夏天,孩子们常在河里游泳嬉戏,洪秀全便是这班村童的首领。有一次,他们做了个“义兵捉妖精,俘虏拾牛粪”的游戏。一班孩童,分为两方:洪秀全等为义兵,洪仁添等为妖精。妖精先下水潜逃,义兵后下水追捕,被对方捉住者,就成了俘虏,就要拾牛粪一箕。

他们玩了半个时辰,大部分义兵都抓到俘虏。按规定,当了俘虏的村童,都应去拾牛粪一箕。可是,牛粪又污又臭,谁也不肯去拾。于是,洪秀全对大家说:“我们天天在此玩游戏,而父母天天在发愁,愁着没肥下田,谷子无收。大家每天如果能帮父母拾一担牛粪,他们多高兴呀。”大家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于是以后便自觉拿竹箕去拾粪。

从此,这帮村童每天都跟着洪秀全上山拾粪。至今,“天王拾粪”的美谈,仍在官禄布村流传着。

◆太平天国天王玉玺

辛酉政变

1861年的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宫廷政变,这一年是农历辛酉年,史称“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北京政变”。辛酉政变是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的开始,此后清朝统治日益腐败。

◆慈禧太后画像

◆养心殿东暖阁——慈禧垂帘听政处

延伸阅读

辛丑政变的历史见证

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以肃顺为首的八位大臣按遗诏,以顾命大臣身份主宰朝政,拥辅年仅6岁的载淳太子继位,商定次年改用寓意吉祥的“祺祥”新年号,并下令户、工两部铸造了“祺祥通宝”、“祺祥重宝”制钱。

9月30日,西宫太后慈禧联手东宫太后慈安,暗中勾结恭亲王奕,在京城突然发动宫廷政变,结束了八大臣辅政的局面。慈禧太后以辅助年幼皇帝同治政为名,宣布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改为“同治”年号,新铸的“祺祥”钱币被迅速回炉改铸“同治”钱币。“祺祥”年号钱由诞生到消亡,前后仅有短短的几十天时间,存世量极少,被钱币收藏家视为珍品。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

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是慈禧太后一生当中发动的第二次宫廷政变,两次政变都以慈禧太后的胜利而告终,也都成就了她垂帘听政的政治野心。戊戌政变宣告了百日维新的结束,导致晚清政局发生重大转折,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光绪帝像

◆康有为旧照

延伸阅读

大难不死的“戊戌第七君子”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他们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戊戌六君子”。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太后最初要处斩的不是6个人,而是7个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当时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

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静,江苏省宜兴人,思想开明,拥护革新,曾给光绪皇帝上过有名的《人才保荐折》,保荐过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

当年慈禧亲笔批文立即斩决的头一个人就是徐致靖。李鸿章与徐致靖的父亲是同科进士,又是密友,私交很深。李鸿章就想方设法救徐,他求慈禧的红人荣禄帮忙。几经周折,慈禧终于改判徐致靖为“监候”(即死缓)。徐致靖出狱后,一直居住在杭州,改名徐仅叟,意思是“六君子”被害,刀下仅存的老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