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懿太妃听了李若琳的叙述,勉强压下激动的心情,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云游的神医?姓甚名谁都不知道,这药丸能吃吗?万一是个江湖骗子,岂不是置皇帝于险境?”
李若琳却是胸有成竹,笃定药物没有问题。
“太妃,臣当时和您想的一样。于是臣在归途中命人打探了一番。这位神医确有其事,他路过的地方有很多人都被其救治过,有些疑难杂症也是药到病除,百姓都称其为神医。”
“至于这药,太过稀缺,臣不敢动,但是既是神医所赠,当不会有假。”
说着,李若琳再度诚恳跪拜。
“太妃…陛下已中毒多日,臣听闻陛下已药石无医,危在旦夕,有此神药,何不大胆一试?再拖延下去,陛下怕是会也更加危险啊…”
李若琳的意思很明确,朱由检现在已经无药可治,而且马上就要死了,现在有这个药在,干脆死马当活马医,也好过朱由检被火火毒死…
宣懿太妃自然是听明白了李若琳话里的意思。斟酌良久,最终还是打算试一试。
“罢了,便依你所言。你带着药,随本宫一起回宫吧。若是治好了陛下,你便是大功一件。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本宫定然严惩不贷!”
李若琳一脸决然的回复。
“臣一片忠心,可昭日月。我李家深受皇恩,只要能救陛下,臣百死无悔!”
宣懿太妃见李若琳态度诚恳决绝,心下也稍微放松一点。在车驾准备好后,宣懿太妃一行人便快速离开碧云寺,往紫禁城而去。
…
(李若琳,字完之,号雍来
,出生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新城县,籍贯直隶顺天府上林苑监蕃育署
,民籍。
五经治《诗经》。
天启元年以庠生身份举顺天府乡试第8名,
天启二年联捷会试第393名
,为时任礼科都给事中东林党干将惠世扬的门生。
殿试三甲第64名,着都察院观政
,六月二十四日,选庶吉士。
本年丁忧。
七年四月十八日,与士民在蕃育署建魏忠贤生祠。
七月二十二日,授翰林院检讨。
十月初九日,补日讲官。
崇祯元年二月二十四日,御史甯光先以建生祠事弹劾
,三月十日,免官。
崇祯二年三月十五日,钦定逆案七等
,若琳以“颂美”列第六等“交结近侍又次等”
,徒三年输赎为民。
顺治元年,原官起翰林院检讨。
六月初三日,升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署詹事府事。
七月十八日,起荐故明词臣陈具庆、韩四维、林增志、高尔俨、张悬锡、成克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