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梦幻旅团游戏 > 第299章 芙蓉诔刺心(第3页)

第299章 芙蓉诔刺心(第3页)

“唉,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平日里姐姐妹妹叫得亲热,背后却下这等狠手。。。”

宝玉站在假山后,只觉得浑身冰冷。他终于明白晴雯临死前那句“有冤无处诉”是何等绝望!

当晚,他命人将袭人叫到书房,直接问道:“晴雯的事,你到底知道多少?”

袭人扑通跪下,泪如雨下:“二爷明鉴!我。。。我也是不得已啊!太太她。。。”

“我要听实话。”宝玉的声音冷得像冰。

袭人知道再也瞒不住,只得将王夫人如何授意她监视晴雯,如何设计陷害的经过和盘托出。原来,王夫人早就看晴雯不顺眼,又怕宝玉对她太过上心,这才设计除去这个“狐媚子”。

宝玉听完久久不语,最后挥挥手让袭人退下。那一夜,书房的灯亮到天明。

次年春天,贾府发生了一件大事:宝玉在贾政考较功课之时,突然提出要出家为僧。

举家震惊,王夫人哭得昏死过去。贾政大怒,将宝玉锁在房里不准外出。

深夜,宝玉取出晴雯的红绫袄,对着烛火喃喃自语:“我终究还是辜负了你。。。明知你是冤死的,却无法为你昭雪。。。”

这时,窗外忽然传来黛玉的轻咳声:“宝玉,你可是睡了?”

宝玉忙开窗,见黛玉披着斗篷站在月光下,面色苍白如纸。

“林妹妹怎么来了?快进来,仔细着凉!”

黛玉摇头,从窗外递进一纸诗笺:“这是我今日作的,你看看吧。”

纸上写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宝玉读罢,心痛如绞:“妹妹何出此不祥之言?”

黛玉幽幽道:“我看这园子里,洁净的终究容不下。晴雯如此,我怕是也。。。”

话音未落,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赫然沾着鲜血!

宝玉大惊,正要呼喊,却被黛玉制止:“别声张。。。我该回去了。宝玉,你记住:活着固然好,但有时死了反而干净。”

看着黛玉消失在月色中的背影,宝玉紧紧攥着那件红绫袄,终于下定了决心。

三日后,他趁看守不备,悄然离开了贾府。临走前,他在案上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红尘滚滚,终是虚妄。儿今离去,不求长生,但求心安。晴雯之冤,儿一日不敢忘;林妹妹之病,儿一刻不敢忘。若是强留儿在府中,只怕终有一日,儿会如晴雯一般,担了虚名,含恨而终。。。”

王夫人见到信后,当场昏厥。醒来后,她命人四处寻找宝玉,却始终杳无音信。

有人说在江南见过一个酷似宝玉的和尚,手中始终捧着一个紫檀匣子;也有人说在塞外遇过一个行脚僧,会对着一件旧红绫袄诵经。

而大观园中的芙蓉花依旧年年盛开,只是赏花的人再也寻不回当初的心境了。晴雯种在宝玉心中的那根刺,终于开出了血色的花,而这朵花,最终刺穿了整个贾府的虚伪与冷漠。

很多年后,有人在破败的贾府废墟中找到一个紫檀匣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件旧红绫袄和两根长长的指甲。匣底刻着一行小字:

“黄土陇中,卿命薄否?红绡帐里,吾情深否?”

又过了数年,一个行脚僧路过一处荒村,村民们正围坐一起谈论着曾经的贾府。“听说那贾府当年何等辉煌,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是啊,当年的公子小姐们,死的死,散的散。”行脚僧停下脚步,默默听着。突然,一个老妇指着他道:“瞧这和尚,莫不是当年贾府的宝玉?”众人皆投来好奇的目光。行脚僧微微一笑,并不言语。

待众人散去,他走进那荒村深处。在一处废弃的小院里,他看到了几株枯萎的芙蓉花。他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花瓣,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晴雯的模样。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阵若有若无的香气。他抬头望去,竟看到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眉眼间与黛玉有几分相似。女子对着他盈盈一拜,轻声道:“公子,别来无恙。”行脚僧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刚要开口,一阵烟雾袭来,待烟雾散去,女子已不见踪影。行脚僧站起身,望向远方,喃喃道:“这世间,终究是一场梦啊。”

说罢,他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荒村的尽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