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悲歌》将要于七月十五号点映时,赵文桉人还在剧组。
熬了个通宵,收工正在卸妆的时候,梁启霆打来了电话。
她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七点四十。
之后就是来自梁启霆的消息,《悲歌》将以点映的形式和观众见面。
点映其实就是宣传,邀请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小规模的上映,和正式公映不同,小范围的点映和内娱现在宣传手法越来越匮乏也有一定的关系。
至少点映如果口碑好,是可以影响后期排片,质量高的话,对于电影口碑也是有一个不错的宣传效果。
但先前压根没听过这类的说法,赵文桉听着电话那头的梁启霆的声音,听不出情绪的好坏,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梁导的心情不佳。
她不敢多说话,只说到时候自己一定到现场云云,梁导应和了几句后就借口有事挂电话了。
在旁边听完全程的陶棉肯定道:“梁导不愿意点映。”
“肯定啊,这种一般都是小成本电影为了扩散口碑才有的宣传方案。”赵文桉打电话给赵锦:“《悲歌》虽然是剧情偏多,但毕竟是主旋律片,用这个方案肯定是公司的人不看好他这部电影。”
所以才会这么低气压吧。
赵文桉也能理解,他漂泊半生才有了一次指导的机会,被上面的人不看好,对他打击不是一点点。
和赵锦的电话更验证了这一点。
“诶,小梁我了解,他就是给自己压力太大了。”赵锦叹气:“哪哪都是斗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两人又聊了几句,赵锦提到自己的新片计划:“本来呢,我确实想找你演,但考虑到你是熟面孔了,悬疑向的找熟脸会没有那种期待感。”
她说的是前段时间赵锦又找了个新人拍电影,外面说赵文桉失宠这件事。
赵文桉想的很开,笑着道:“您放心,我不会这么想的。”
她不是那种圆滑善于交际的人,所以说不出好听的话。
但赵锦明白赵文桉是什么人,不至于在这上面跟自己弄虚作假。
她说不介意,那就是真的不介意。
况且赵锦也得考虑电影成本,这次搞得是本格推理向的电影,所以找赵文桉演其实性价比不是那么高。
投资不大,片酬却不少。
挂断电话。
赵文桉揉了揉脖颈,跟陶棉说一会儿要去做个按摩。
拍了一天戏,结果回来给她炸了个大的。
她刚才跟赵锦说的话还真不是瞎说。
她现在手上是真的不缺项目,各大平台今年就开始了疯狂的立项计划,各种电影剧组都在筹备期,选角单满天飞。
一栋写字楼里,满是各大剧组前期筹备的讨论声,关于这个角色要请谁谁谁,互相套近乎,硬生生把一个电影剧组搞出来谍战片的既视感。
内娱不少演员都感觉活了过来,近两年影视寒冬,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不少人都转赛道跑去演短剧了。
还在坚守的长片演员们松了口气,可算是有事情可以做了。
种种情况也证明了赵文桉所言非虚。
不光是赵文桉的邮箱里躺满了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