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我……”
众人一下子来了精神,七嘴八舌地报名。
就在这时,一旁李婶慢悠悠开口了:“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还记得前段时间那电动轮椅不?
我可是听老板提过一嘴,说这段时间正在琢磨两轮电动车,就跟摩托车差不多的那种。
你们现在买了自行车,到时候可别后悔啊。”
“跟摩托车差不多?真的假的?”这话一出,方才还心心念念的自行车,这会儿竟半点不香了。
在他们心里,老板搞出来的东西,那是闭眼无脑入就是了。
至于价格,根本不用操心。
就比如热得快!一开始大家伙都想买!结果老板发了话!一块钱拿走!
用老板的话来说:自家产的东西还能赚你们钱不成!给个成本价!但一人仅限购一单!
然后还不等他们拒绝,又来了一句:再废话!免费送给你们!
那个霸道劲就被提了!
“你们说,老板以后会不会连电视机、缝纫机这些都搞出来啊?”一个女工满眼崇拜地问道。
“还真有可能!”
“那咱们干脆别费劲搞票了,到时候直接买咱们厂里自己产的!”
“对对对,我赞同!”
众人瞬间达成共识,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他们眼里,老板就是无所不能的存在。
正是靠着老板带着,他们才有了如今衣食无忧的日子。
就像老板常说的:“大家一起奔小康!”
如今,附近十里八乡谁不羡慕他们村?都恨不得上辈子投胎没投到他们村来。
毫不夸张地说,村里只要是适龄结婚的,无论男女,都是香饽饽。
十里八乡的媒婆都快把他们家的门槛踏破了。
一路说说笑笑,同行的人渐渐少了,大家陆续到家,笑着挥手告别。
“我也到家啦,大家晚上见哈!”眼看快到自家门口,李婶乐呵呵地跟剩下的人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院子。
家里这会儿没人,丈夫在电子厂上白班,公婆这个点估计又去河边撒网了。
二老都六十好几了,按说家里现在条件好了,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
可他们偏闲不住,总说打了一辈子鱼,就这点爱好,既能打发时间,还能赚点钱。
他们两口子劝了好几次都没用,只能叮嘱他们千万注意安全。
至于几个孩子,更是不用想——每天往厂里跑得最欢的就是他们。
没办法,厂里玩伴多,晓蝶她们几个又大方,零食、玩具什么的都拿出来分享。
这两天场地够用了,老板还特意弄了个专属儿童的娱乐区。
里面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搞得村里的小屁孩们每天一大早就屁颠屁颠往厂里跑。
“得了!一个睡还安静!”李婶进屋洗漱完毕,正准备躺下瞬间,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道陌生的呼喊声:
“李婶!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