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三楼是有钱人才消费得起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三楼的消费最高。
而是想要来到三楼,必须先缴纳一笔‘上楼费’。
这所谓的上楼费,就是每人得支付一块大洋。
这一块大洋相当于买了一张入场券,并不包括在三楼的消费。
曹子建付了两块大洋后,便是有人领着他跟包通晓上到了三楼。
同一楼的拥挤,二楼的嘈杂不同,三楼不仅显得十分雅静,装潢也是肉眼可见的豪华。
光是在茶桌茶椅的配置上,就比一二楼要高级很多。
都是红木所制。
有点验证了一分钱一分货的意思。
虽然没有特设包间,但每张茶桌之间的间隔都相当远。
像一楼能摆放六十几张茶桌,三楼仅仅只摆了二十张而已。
这么摆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来此的茶客足够的私人空间,防止交谈声被邻桌的客人给听到。
曹子建运气不错,刚好赶上了白天场的一场说书。
这就简单点了一些吃的喝得,同包通晓听了起来。
“曹先生,这里的生意可真不错。”包通晓看着三楼的上座率,朝着曹子建开口道:“二十张桌子,仅有两张没客人。”
“这说书请的都是比较专业的,每场也要付给他们报酬的。”曹子建接口道。
随着说书结束,曹子建见茶点也吃得差不多了,这就准备招呼包通晓去下一家。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原本表演说书的舞台上响起一道声音。
“诸位老板,马上就要开始本茶楼一个月一度的古玩交易会。”
“倘若有对古玩感兴趣的老板,等会都可以上台来查看要出手的古玩。”
“不过事先说明,这些古玩并非本茶楼提供,而是买家自己带过来的,所以本茶楼不保证古玩的真伪。”
“全凭诸位老板凭借自己的眼力自行判断。”
“至于报价方式,还是老规矩,袖内拉手。”
“但凡你的出价买家接受,即可买走。”
这句话让曹子建双眸微亮,他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赶上了该茶楼举办的古玩交易会。
这让他原本还想招呼包通晓离开的心顿时收了起来。
他准备留下来看看,有没有值得自己入手的古玩。
随着那中年男子的话音落下,曹子建就看到一个个买家拎着大大小小的盒子来到了台上,开始将自己要出售的古玩给摆放了起来。
虽然曹子建距离舞台有点距离,但是以他的目力还是能够看清那些古玩的样式。
“这盘子胎体坚硬细密,形制优美。”
“内、壁器底施白釉,外壁施霁红釉,釉色深沈匀净,红釉泛黑红,釉质光亮,釉面莹润,典型的乾隆时期霁红釉盘。”
“当下的市场价值估摸着在一百块大洋左右左右,也不知道在这里要多少钱。”
“另外一个盘子就一眼假了,釉面干涩凝腻,釉水稀薄散乱,釉色新嫩脏旧,釉质层次变化不自然,胎质湿涩疏松,修足也是绵软无力,火石红散发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