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祁同伟收复了整个山海关之时,黄千里当机立断,亲自率领一部分部队,如影随形地跟在多尔衮众人身后。
由于当天夜里情况复杂,难以掌控,多尔衮率领
5
万骑兵如脱缰野马般疾驰而去。
黄千里害怕被上面的人斥责,于是亲自带队,紧紧跟随在众人身后。
骑马在前面狂奔的多尔衮,深知身后有一部分人马在紧追不舍,心中不禁恼怒万分。他对着空气,狠狠地打出一拳,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出来。
多尔衮一咬牙,准备将后面的追兵全部歼灭。可是没想到,对方就像长了一双千里眼、顺风耳一般,对他的部署了如指掌,并且如饿虎扑食般一口气咬掉了多尔衮的三万人。
走投无路的多尔衮,已无暇顾及身后的追兵,他率领着仅存的两万骑兵,马不停蹄地向着盛京的方向疾驰而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黄千里则一直带人四处追捕,不是抓俘虏,就是抓捕掉队的大清士兵。
当追到盛京附近时,多尔衮的部队已是强弩之末,周围仅剩的人数,已不足一万。
经过连夜的奔波,多尔衮再也没有了当初南下时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那副狼狈不堪的模样,他遥望着远处的盛京,以及那高高飘扬的大明旗帜。
在看到这一幕的瞬间,多尔衮一直以来的幻想,终于在这一刻如泡沫般破灭。
最终,多尔衮率领着一万多人,如困兽般,被大明的士兵围困在盛京不远处的一座高山上。
困住多尔衮后,黄千里并未下令立刻冲锋,而是在山下安营扎寨,挖出条条战壕,摆出一副将对方困死的架势。
山上没有粮食,也没有水。起初的几天,多尔衮为了活命,不得不杀了自己的战马。
由于山上没有御寒之物,天气愈发寒冷,雪花开始飘落,山下却是热闹非凡,与山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天,鳌拜组织了数次冲锋,皆被黄千里击退。见到此景的鳌拜等人,心中明白,对方是要将他们生擒。也就是说,自己乃至整个大清,都已没有了任何翻盘的机会。
这一天,大玉儿看着怀中的福林一直发烧,却束手无策,心中焦急万分,只为自己的儿子担忧。
站在山上的大玉儿,望着山下炊烟袅袅,阵阵香气传来,终于忍受不住。她找到了鳌拜等几个忠于自己的大清勇士。
当鳌拜听到福林高烧不退,原本还有些暮气沉沉的他,顿时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着急起来,尤其是鳌拜,大声喊道:“那可如何是好?福林毕竟是先皇唯一的子嗣,若是在此有个三长两短,老奴、老臣还有何颜面去见先皇陛下。”
大玉儿一直观察着这几人,见他们皆是一脸焦急,这才松了一口气,最后试探地说道:“不行,我们去投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