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秦地府日常txt > 190200(第2页)

190200(第2页)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沉思的人依然在沉思。

整理的人虽然整理完了,但并没有什么不自在,端起茶盏品得很悠闲。

唯有顾之禾,冷汗一点点冒出来了。

他往日里心理素质是极佳的,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处之泰然。

这次的事情按理来说他没犯什么错,算是遭受池鱼之殃,不该紧张的。

可人的心态并不受自己的控制,不知道为什么,顾之禾就是觉得心里越来越没底了。

他缓了缓神,才想通了缘由。

陛下给人的压迫感太强了。

光端坐在那里,就叫人压力极大。

举手投足,都让人不敢直视。

没有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小动作。

顾之禾垂下脑袋,尽量放平呼吸。

片刻后,上首的人终于开口了:

“朕记得,中书令是安乐十一年的探花郎?”

安乐十一年大概是本朝最有可能出六元及第的那一年了,从偏远县城出来的顾之禾横空出世,在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中通通以极佳的表现夺得了案首。

了解科举的人都知道,大三元不难拿,小三元才是最难的。

多少三元及第的人就是因为小三元失利才没有达成“六元及第”

这个成就,所以出身在科举大省的人反而吃亏。

偏远地区文风不盛,小三元就好拿一些,竞争对手少。

当时五个案首的消息传出来后,主考官都认为顾之禾完全可以在殿试中再拿一个状元。

他有这个实力,状元给他谁也不会觉得这是朝中为了凑六元硬搞的噱头。

但是先帝偏不。

先帝非说探花郎不能长得比状元差,所以愣是把人点成了探花。

满朝臣子都气得头疼,因为六元及第这样千载难逢的好兆头,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它真的很稀有。

本朝头一个啊!

先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秦政问他:

“你可知先帝为何如此?”

顾之禾沉默了一瞬。

他知道,但是他不知道陛下想让他怎么回答。

是实话实说,还是替先帝粉饰一二。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说实话:

“臣知道,皆因先帝当时正在和群臣置气,故意找由头与朝野对着干。”

安乐十一年,是先帝继位的第十二年。

十二年了,先帝没有一个孩子出生。

但先帝并不是在继位那一年才成婚的,他在此之前做皇子的时候,已经有了姬妾。

所以算起来,其实是快十五年没孩子。

哪个朝臣能不着急上火呢?

因而当时朝野上下都在逼他过继,从小宗里挑一个充当养子。

好好地按照帝王教育陪养个几年,总比先帝驾崩之后临时从小宗里选人继位要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