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着说:“我那边一切都好,抽空来看看你们这边进展。”
张怡连忙说:
“少峰,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为市场推广发愁呢。你对营销也有不少想法,快帮我们出出主意。”
贺少峰放下报表,认真地说:“我觉得可以,结合线上线下。”
“线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绣工的制作过程,展示苏绣的精美细节,吸引粉丝关注。”
“线下举办苏绣体验活动,让顾客亲自感受苏绣的魅力,顺便也能宣传我们的品牌。”
林真逸拍了拍贺少峰的肩膀:“不错,就这么办。“
朱晓露在这个团队中,无疑是市场调研与宣传推广的先锋。
她背起调查问卷,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
走进每一家刺绣工作室、艺术画廊。
走访了无数刺绣爱好者、艺术收藏家,以及普通消费者。
她热情地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详细询问他们对刺绣产品的喜好、购买习惯,及价格接受范围等问题。
她还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焦点小组讨论。
邀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地分享,对刺绣艺术的看法和期望。
只为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
回到公司后,她顾不上休息,一头扎进资料堆里。
她打开电脑上的数据分析软件,将收集到的数据,一条一条地录入进去。
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从数据的趋势变化、相关性分析,到用户画像的构建,深入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常常忙到深夜。
办公室里,她电脑屏幕发出的微弱光芒,陪伴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
在宣传推广方面,她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才华。
她坐在画板前,精心设计公司的宣传海报。
从海报的整体布局、字体的选择,到每一个线条的走向、每一抹色彩的搭配,都反复斟酌、仔细推敲。
搭建公司网站时,她与技术团队的成员们密切合作,从页面布局的合理性、导航栏的便捷性,到功能设置的完善性。
如在线下单、客户咨询、作品展示等,都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
朱晓露对技术人员说:“这个页面加载速度,还是有点慢,能不能再优化下,用户体验很重要。”
技术人员回应:“我们再试试,争取做到最快。”
她与技术人员们反复沟通,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常常为了一个页面的加载速度或者一个按钮的位置,争论不休。
最终都是为了让网站,能够更加完美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不仅如此,她还凭借敏锐的媒体嗅觉,每天关注着各类媒体的动态。
她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了当地知名的报纸、杂志以及线上艺术平台,向他们积极投稿,宣传公司理念,和苏绣文化。
她精心撰写每一篇稿件,从苏绣的历史渊源、独特工艺,到公司的创新理念、未来规划,都一一详细阐述。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成功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关注,为公司赢得了不少免费报道的机会。
当看到公司的名字和苏绣作品出现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时,她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王冰芳在整个创业过程中,宛如一位潜心钻研的艺术家,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苏绣的世界里,仿佛与外界隔绝。
她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绣品、丝线和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