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李宗吾厚黑学全集 > 第一章 处世有道投人所好(第6页)

第一章 处世有道投人所好(第6页)

这不必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小事情也可以。你可以说:“有一天我路过你们家花园,你种的花草长得多好啊。”这句话也很有效。或者说:“你的领带很好看,与这套西装搭配得很好!”注意到并说出人们的独特之处能够使人们觉得与众不同。

(4)如果有人等着与你见面,一定要向他们打招呼。

千万不要忽视等着与你见面的人,即使你只会意地看他们一眼,并让他们知道你很快就会到他们那里去。这将使他们觉得你很在意他们。

(5)当有人问你问题的时候,停一会儿再回答。这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你花时间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

(6)当你在团队坐的时候,要关心每一个人。

要记住,任何团队实际上都是由单个的、需要被认可和被欣赏的人组成的。当你向一个团队讲话的时候,你要看着每一个人,向他们说话,让他们知道你觉得他们是重要的。

黑白经:

做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你越使人们觉得他们重要和特殊,他们就越会对你做出反应。

7、犟驴上套,巧用激将法

厚黑处世时还有一种给“犟驴上套”的方法,就是激将之法,让别人心甘情愿地为你办事。俗话说:“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这种以激燃自尊火花为目标的游说艺术,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巨大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荣誉心,但有时由于某种原因,这种自尊心、荣誉心受到了自我压抑,此时开导与说服往往不能使之振奋。如果有意识地运用刺激性语言“将”他一军,便会使其自尊心从自我压抑下解脱出来,产生新的兴奋。这种方法对付性格倔强的人,特别有效。

公元208年,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逃至夏口,势孤力单,继续与曹军对抗完全没有前途可言,除与盘踞江东的孙权联手以外已别无他途。

这么重大的使命若交付一位平庸的使者,一定照实陈情:敌方势力强大,我方危在旦夕,请主公出兵相援不胜感激云云。刘备身边能胜此任的唯有诸葛孔明,他早就胸有成竹,自荐过江,寻求孙吴出兵抗曹。他后来终于说动孙权,成功地完成了联吴拒曹的使命,以至造成后来三国鼎立之势。你看,求人求得妙,是否可以创造历史?

诸葛亮是怎样打动孙权的呢?诸葛亮见到孙权先说这样一番话:“如今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举兵,刘豫州在江南集结,目的都在与曹操争夺天下。眼下曹军势如破竹,威震天下,空有英雄气概对他是无可奈何的。加上刘备之军渐渐败退,将军您宜早做应对,好生斟酌才是。如果贵国的军力能够与曹操对抗,就即刻与他断交;如果无力与其对抗,那干脆就迅速解除武装,俯首投降算了。可依我看来,将军似乎在表面上要服从曹操,其实内心里很是犹豫不决。目前形势已很急迫,没有多少时间让您犹豫了,希望马上定下主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孙权愣了一下,反问道:“照你说的形势如此严峻,刘备怎么不赶快投靠曹操呢?”

孔明回答说:“君差矣。齐国壮士田横您该知道,他在道义上不能投靠汉高祖,宁可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刘豫州是汉室后裔,具有英雄资质,目前虽然困顿,仍有八方壮士慕其英名,源源而来投奔。起兵抗曹,天之所命,至于事成与不成,只有靠天命决定。岂可向曹贼投降呢?”

孙权听后大叫一声:“我拥有十万大军,承父兄之业,更岂可轻易言降?”

此时的孙权是一个26岁的青年将军,血气方刚,自尊心强得很。孔明就是利用孙权的这个特点,或者叫做弱点,用言语刺激孙权的自尊心,使他的意志向自己所期待的方向转化。

孙权虽然大叫不降,其实内心也很不踏实,又向孔明问道:“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刘备之外再找不到能与曹操作战的军队,可刘备最近连吃败仗,不知是否有军力与其再战?”

这些是孙权所真正担心的事情,他也明知道光凭东吴自己的力量敌不过曹军。

孔明早有准备,冷静地分析形势给孙权听,以打消他的不安。孔明说:“刘豫州确实吃了败仗,但现在军力不少于一万。而曹操之军虽众,但长途远征疲惫不堪。这一次为了追击我们,曹军的轻骑兵一昼夜竟跑了三百里,这好像古人说的,再有力的弓箭若射的距离过远,就连一张薄的布也无法穿过。再者,曹操北兵不惯水战,我方占有地利;荆州之民虽然表面上服从曹操,内心却是时时准备反抗。如果将军集精兵猛将与刘豫州之军配合,联手作战,一定会击败曹军。天时地利俱在,剩下的只看将军您的决断了。”

孔明这一番分析,指出强敌之短处,强调刘、吴潜在之长处,最后把事情成败的关键又推给了孙权自己,可谓步步高棋,招招妙算,使原本主意不定的孙权下定决心,联军抗曹,以至后来发生了三国时代最大的决战——赤壁之战。

“请将不如激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木头人也会流泪的。诸葛亮采用“激将法”,既达到了求人的目的,自己又毫无损失,实在妙不可言。

厚黑处世者,会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如果对方是一头犟驴,这时对运用“投其所好”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人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因为,弄不好拍马屁可能拍到马蹄子上,轻者不起任何效果,重者可能还会被踢伤。宗吾认为,这种犟驴并不难对付,只要针对性地多下点功夫,终究会使“犟驴上套”。

唐朝天佑年间,叛臣朱温用计诱骗五路兵马反对驻守太原的晋王李克用。叛军中有一猛将高思继异常勇猛,善用飞刀,百步取人。后来被晋王李克用的十三太保李存孝生擒。本意留他在帐前听用,可高思继却执意要回山东老家过田园生活以为改恶从善。后来李存孝被奸臣康君立、李存信所害。朱温闻李存孝已死,又发兵来犯,帐前王彦章不仅勇猛盖世,且智谋过人,晋王将士闻风丧胆,畏敌如虎。晋王长子李嗣源说道:“昔日降将高思继闲居山东,何不请他迎敌。”晋王闻言大喜,遂命李嗣源前往山东求将。

李嗣源来到山东农村,直奔高家庄寻高思继。提起前事,高思继说道:“自勇南公存孝擒我,饶了性命,回到老家,‘苦身三顷地’与世无争,今已数年,早把兵家争战之事置之身外。今日相见,别谈这些。”李嗣源心想,自古“文官言之,武将激之”。对高将军好言相求,难以收效,必须巧用激将之法。于是,编出一通谎言,说道:“天下王侯,各镇诸侯,皆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称羡不已。我与王彦章交兵被他赶下阵来,我对王彦章说:今来赶我,不足为奇。你如是好汉,且暂时停战,我知道山东浑铁枪白马高思继,盖世英杰,有万夫不当之勇,待我请来,与你对敌。王彦章见我阵前夸耀将军,愤然大叫:就此停战,待你去请他来,不来便罢,若到我这宝鸡山来,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酱!……”高思继经此一说,不禁激得心头起火,口中生烟,大叫家丁:“快备白龙马来,待我去生擒此贼!”遂披挂上马,辞家出山,望宝鸡山飞驰而去。

在宗吾看来,高思继本来已经看破红尘,决心弃武从耕。李家虽对他有再生之恩,但正面动员他出山,重返军旅时,他却以自己“与世无争”加以拒绝。然而,当李嗣源借用谎言激他时,他却毅然披挂上马,重返战场。可见,这种激将起兴就是一种变相的“投其所好”。

黑白经:

如果你的想法从根本上讲与对方的心意背道而驰,而对方又是一个“犟驴”,这时你绝不能说出真实的目的,“犟驴”发起脾气来,吃不了是要兜着走的。你必须隐藏真正目的,让对方不知不觉为你出力。

8、隐“优”暴“缺”,自贬声誉

厚黑学认为,运用好“投其所好”的技巧,必要时要“屈尊降贵,自贬声誉”,这样才能反衬出对方的高大,由此一来,再想在语言上打动他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这是一种变相的吹捧和恭维,但必须有点“自甘堕落”的精神才可以使用。厚黑行事者信奉的就“无行到了极点,便可以无法无天”的信条,他们运用这个厚黑妙法就再合适不过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看到平时高高在上的人的失败、弱点,就解除了对对方的紧张感,就想要接纳对方。

一次,有位记者去采访某个大政治家属下丑闻真相,这位大政治家明白记者的来意后,把兴致勃勃准备开始质问的记者拦住:“时间多的是,慢慢来好了!”然后一屁股重重地坐下。

由于这种态度,首先记者的开场白便被抑制住了。

一会后,咖啡送来了。接着,发生了一些偶发事件。那个政治家看来像是不敢热饮的人,刚喝了一口咖啡便大叫起来:“烫死了!”把杯子都打翻了。

收拾告一段落后,谈了不一会儿的话,政治家又把香烟放颠倒了,就要在滤嘴上点起火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