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明第一首辅笔趣阁 > 420430(第29页)

420430(第29页)

所有人的脑袋都围了过来,随后人群立马哗然,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还是没有到七十五斤。

这次稍微好点,但也只是好点,七十二斤多一点。

人群更加议论纷纷。

管事的脸色大变,掏出袖子里的凭据,在空中展开,绕了一圈,给围观的人都看了一眼:“不敢做此等有损阴德之事,诸位父老乡亲请看,确实是从户部支领出来的新钱,整整一千贯。”

江芸芸接过来一看。

确实是户部的章,写字的也是熟人字迹,连纸张也是户部特质的金银纸。

江芸芸蹲下来随手抽出一贯钱,来来回回的拨弄着,最后找到一个借口。

钱是工部造的,但发钱是户部发的,一般来说都是在工部打包的,一千贯是有特殊结的,系死不说,还会用火烤一烤,盖了一个小戳,若是你要一贯钱,那就把这贯钱整整齐齐拿走,要是打散的,也不能开了这个结,只能用剪刀剪断中间的绳子。

她仔仔细细检查了这一截的绳子,绳子完好无损,不像是中途剪断,补回去的。

“如何?”

江芸芸站起来后,王老爷紧张问道。

江芸芸谨慎说道:“不敢保证,但根据现有的情况来说,这个钱是从户部拿出来,没有拆过的。”

“是啊!

是啊!

小郎君明鉴啊。”

管事大喊着。

“可以一贯一贯地称吗?”

江芸芸和气问道。

管事哪有不同意的,连连点头应下。

小二利索上称。

——一贯钱只有七斤,有些甚至不到七斤。

堂内鸦雀无声,但很快人群中任由急匆匆离开,门口的壮汉想要拦人,但却引起更大的风波,一时间都要打起来了,王老爷更是怒不可遏,大概只有江芸芸还颇为冷静,她盯着那二十斤的铜钱,扭头对着管事,认真建议道:“报官吧。”

—— ——

大年二十七那一天,京兆府尹扛不住压力,上了折子给内阁,刘健一看立马请求面圣,大年十二八户部和工部所有人开始悄无声息回衙署,大门一关就是加班。

——钱不对!

天煞了的,钱不对!

户部尚书佀钟六十六岁高龄,一把年纪了,开始熬夜清点账目,核对日期,抓人审讯。

工部更惨,尚书曾鉴七十一岁的超高龄,一条腿都不好了,开始坐镇大堂,指挥全局。

铸钱是工部下属的宝源局和各省的宝泉局组成,每个局都是由工部的人直接负责,宝源局更是直接由侍郎负责,负责铸造钱币和统筹所有数额,各省的宝泉局则负责本地钱币的铸造。

大年二十九,所有工部主事开始准备出差,为防止有人被收买,两位侍郎认领两京十三省具体省份,手下的郎中交叉带着其他司的主事,外加一个户部的人悄无声息地奔赴各大宝泉局,至于宝源局则是两位尚书亲自督察。

大年三十,宝源局所有人都进了锦衣卫,工部和户部大小门悉数锁死。

而此时,江芸芸正吃饱喝足,躺在躺椅上撸猫,张道长从隔壁端了几盆斋菜来,和乐山说道,一定要大年初一早上吃,都是拜过的。

“江芸买的那个野菜都坏了,你怎么由着他买菜。”

张道长看着乐山做的野菜馒头还没吃完,忍不住抱怨着,“要是好吃,我都给你吃完了。”

乐山委屈:“我哪知道啊,公子自己提溜回来的。”

江芸芸充耳不闻,转了个身当没听见。

不知谁家开始放烟花了,天空有一簇一瞬即逝的灿烂,随后烟花此起彼伏,但更多的炮竹声,小孩子的笑声也紧跟着响起,空气中有淡淡的火药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