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唐玉澜也冷笑一声:“六妹今日言辞如此激烈,步步紧逼,倒让为兄怀疑,你与此事背后的推手,是否早有联络?
那李长风能驱使丐帮,召唤火凤,如今又冒出这预言般的奇书……六妹,你莫要被人利用,成了他人搅乱朝局的棋子!”
面对兄长的指责与威胁,唐玉宣神色不变,只是淡淡回应:“儿臣之心,日月可鉴。
儿臣所为,皆是为了大乾律法之公正,为了朝廷之威信,为了天下百姓之期盼!
至于是否被人利用……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倒是二位兄长,为何对彻查此案如此抗拒?
莫非,真如外界所传言,此案牵扯之人,与东宫,与二皇兄府邸,利益攸关,故而投鼠忌器?”
“你放肆!”唐玉澜勃然大怒。
“够了!”
一直沉默的唐世成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绝对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他缓缓从龙椅上站起,目光如电,扫过三个儿女。
他的内心,正如殿外漆黑的夜空,波澜汹涌。太子的担忧不无道理,朝局稳定确是第一要务。
但唐玉宣的话,更像一把重锤,敲击在他的心坎上。那些民情奏报上的血泪控诉,《狄公奇案》中那诡异的“预言”,都在告诉他,这件事,已经捂不住了。
严惩,朝堂必然震动,甚至可能引发太子与二皇子势力的反弹,朝局短期内必乱。
不惩,民意沸腾,律法形同虚设,朝廷威信崩塌,国本动摇,其害更烈!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看到那无数双在黑暗中期盼公正的眼睛。
他想起了自己登基之初,也曾立志要做一个清明圣君,扫除积弊……是从何时起,开始变得如此权衡利弊,畏首畏尾?
良久,他猛地转身,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决断。
“传朕旨意!”唐世成的声音响彻大殿,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玉宣之言,甚合朕意。就依你,成立三司会审!由玉宣公主主理此案!”
“父皇!”太子和二皇子同时惊呼,还想再劝。
“退下!”唐世成拂袖,背过身去,不再看他们,“玉宣留下。”
太子与二皇子面色难看至极,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不安。
他们知道,父皇这次是动了真怒。
唐玉宣今日的表现,似乎意味着她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多年来担心她是故意隐藏韬晦,没想到还真是如此。
只不过,她就算再能又如何?
终究,也只是一个女人!
两人悻悻告退。
殿内只剩下唐世成与唐玉宣父女二人。
唐世成转过身,目光复杂地看着自己这个看似柔弱,内心却无比坚韧的女儿:“玉宣,你告诉朕,此事,你究竟参与了多少?那李长风……与你,又是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