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端早已设伏于城外山谷,待金军出城便从两翼杀出,伏兵齐动,将敌军分割包围。
金军仓促迎敌,不敌宋军精锐,被斩杀过半,其余弃甲而逃,退回秦州。
曲端见敌军折损惨重,城中守军不足以再战,遂转攻为困,令军士截断秦州水源,又于城外四处焚烧草木,断其粮草补给。
金军守将完颜斡鲁见援兵迟迟不至,城中粮绝,士卒饥疲,最终遣人请降。
曲端令降使传话入城:「若开城投降,可免屠戮;若顽抗到底,则一兵一卒,皆难活命!
」完颜斡鲁无奈,开城献印,曲端大军乘势入城。
曲端入城后严令军士秋毫无犯,赏赐降卒,宽抚百姓,又安葬在战事中殉难的宋军将士,令百姓对其感恩戴德。
秦州收复后,曲端安抚地方,委任张深为知秦州,整顿城中秩序,并设立粮仓以备后续战事。
他遣信至朝廷,奏报收复秦州之功,请旨封赏。
同时,命吴玠、吴璘兄弟率部追击退往原州的金军残部,稳固陇右形势。
此战之后,秦州成为宋军抗金的重要据点,西北防线得以初步稳固。
曲端收复秦州后,整顿军备,欲乘胜攻取长安、凤翔以进一步稳固关陇形势。
然而,未及发兵,忽闻骊山寨主张宗谔率军复长安,而另一边岐山寨主刘希亮已先一步收复凤翔府。
曲端闻报,勃然大怒,拍案骂道:
「什么义兵?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乡野贼寇,妄自聚众攻城略地,竟敢窃我大功!
」
曲端随即命大军拔营向凤翔府进发,意欲夺回凤翔主权,并「平定叛乱」。
刘希亮闻曲端率西军大至,初以为是援军到来,便备下牛酒迎接,自率部下二百骑迎于城外。
见曲端威仪赫赫,刘希亮下马谦辞道:
「凤翔府城原被金贼占据,百姓受害,洒家见时机成熟,率部突袭克复,以保地方平安。
今曲经略威武至此,小将愿奉城池,归麾下节制。
」
曲端冷冷一笑,喝令左右:「将此贼缚起!
」
刘希亮大惊,急道:「经略何意?洒家忠心报国,剿灭金寇,何罪之有?」
曲端厉声叱道:「擅自聚众、攻城略地,未奉朝廷诏令,便是反贼!
你等虽名为义兵,实则与贼寇何异!
此乃大宋军法,岂容尔等狡辩?」
不由分说,曲端命刀斧手将刘希亮绑至旗下,当众斩首示众。
刘希亮叫道:「曲经略昏聩!
洒家为国捐躯,死后必化厉鬼讨还公道!
」言毕,人头落地,血染尘沙。
刘希亮冤死,岐山义军无不愤怒。
刘希亮部将李行等跪于军门前,哀求道:「曲经略,刘大当家忠义为国而死,请饶我等兄弟一命,以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