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带我去远方什么歌 > 第565章 举手之劳(第5页)

第565章 举手之劳(第5页)

“您说的有道理。

不过电影节的审美品味,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

“不是让你们去改变,而是要警惕。

长期沉溺于这种叙事风格和审美情趣之中,对你们自身也有很大的影响。

你是艺术工作者,当然要批判社会的不公和丑陋的一面,但如果只一味的批判,是不是也不太妥当?”

林朝阳的话让章艺谋陷入了沉思,然后他哈哈笑着说道:“有点说教了。

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看法,不必太当真。”

他的表态让章艺谋的表情轻松了不少,然后又和陶玉书聊了些新电影的细节问题。

当初林朝阳将《秋菊打官司》改成小说,将原版电影的内容做了修改,以七十年代的社会环境。

现在章艺谋要拍成电影,又把时代和社会背景给改了过来,但主题不变,依旧是秋菊为夫讨说法六进六出衙门的故事主线。

元旦左右,电影的前期筹备工作就已经完成,开始了拍摄,章艺谋计划差不多5月中旬杀青,再留两三个月给后期制作,正好可以赶上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

前两年拍摄《秦俑》,跟香江电影剧组合作给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执导效率大幅提升。

一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堪堪一年,在国内的电影导演中已经属于高效了。

章艺谋在林朝阳家坐了半个多小时,临走时出门,碰上了来拜年的祝伟和于华,于华手里还提着不少礼品。

“你什么时候来的燕京?”

今天大年初二,于华出现在燕京让林朝阳有些意外。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燕京。”

当着章艺谋的面,于华说的含糊其辞,等送走了章艺谋,进了院子,于华才跟林朝阳说了他的近况。

他在90年年底从鲁迅文学院和燕师大合办的研究生班毕业,回了嘉兴之后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顺利发表。

这部小说引起了评论界广泛的关注,受到了诸多好评。

除此之外,前年湾岛《联合报》来采访林朝阳,恰逢那时候于华请林朝阳帮忙指导修改《在细雨中呼喊》,也受到了《联合报》的报道。

那次报道让于华也在湾岛内受到了不少关注,他去年因此在湾岛出版了小说集《世事如烟》,也算是跟林朝阳沾了光,成了在湾岛小有名气的大陆作家。

可惜于华文学事业蒸蒸日上,感情生活却出了问题,去年年中的时候他和第一任妻子离了婚。

离婚之后,他跟单位请了长假来到燕京,和在鲁院时的同学陈红走到了一起。

“……前段日子我一直住在您家西院,这两天过年,我跟陈红去了趟她家。”

离婚后来到燕京,于华没地方容身,在小六部口西院胡同一待就是几个月。

听了他这一年多的经历,林朝阳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

“那以后就打算在燕京定居了?”

林朝阳问。

于华犹豫着说道:“还没想好。

想在燕京定居不容易,我没单位,也没房子。”

“这边随时都可以住,住多久没关系。”

于华笑着说道:“您家这院子,确实给我帮了大忙。

不过总寄居在这里也不是办法,我打算年后回嘉兴,争取把手里的长篇写完。”

刚才在谈自己的近况时,于华提到了他正在创作的新长篇。

他如今正是而立之年,一个作家创作激情和才华最旺盛的时候,来燕京这几个月,新长篇的创作已经过半。

这部作品就是于华后世最为人所熟知的《活着》。

“回嘉兴?那女朋友怎么办?跟你一起回嘉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