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梦华则继续留在江南,筹备接下来的局势。
当岳飞策马而去时,宗嗣尹站在马上,回头朝宗祠方向深深一拜,眼中带着少年的执拗与坚定。
方梦华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暗道——
宗家已经做好了他们的布局,而她,也该继续自己的路了。
方梦华收回目光,静静望向天际。
此番义乌之行,是送宗泽最后一程。
而她接下来的路,才刚刚开始。
此时远在台北市希望小学,岳云站在操场上,背着手,挺直脊背,望向远方的山峦。
十岁的少年个头已经快赶上大人,黝黑的皮肤透着一股刚毅,目光沉稳,远超同龄的孩子。
「岳云!
」
教习先生罗菊在后方喊了一声,岳云立刻回神,转身小跑过去。
今天是升学评测的日子。
希望小学的课程和大宋不同,不只是四书五经,还学数学、自然、艺术、体育。
岳云的文科成绩极好,数学也不赖,尤其是体能——跑步、弓箭、搏击,几乎没有同龄人能赢过他。
他轻轻握拳,心里有些激动。
只要这次考核通过,他就能跳级直接升入「中学」——这是舟山军海外学制的特有安排,相当于大宋的童生考试,只是更加严格。
评测分三项,文科、数学、体育,三科满分者,可豁免四年级,直接进入中学。
「岳云,你等等我!
」
身后传来呼唤,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姑娘气喘吁吁地追上来,脸蛋红扑扑的,「今天不是要去考场报到吗?你怎么走这么快?」
岳云回头一看,笑着停下脚步,「阿琳,早啊!
」
这个叫冯琳的小姑娘是他的同桌,父母是从闽北建州逃难来的,在这边种水稻为生。
岳云深吸一口气,步入考场。
而姚氏坐在织布机前,手下丝线飞快穿梭。
灯光昏黄,她的神情却专注而宁静。
两年半了。
从大名府一路颠沛流离,最终随北海商行的难民船来到这里——台北。
这是一片她从未想象过的土地,陌生却充满生机。
舟山军统治下的海外世界,和她熟悉的大宋完全不同。
这里的男人女人都能读书识字,工坊井然有序,计件发薪,工钱丰厚,她靠自己双手织布,能养活自己,也能供两个孩子读书。
她从未想过,自己这辈子还能过上这样安稳的日子。
她放下梭子,揉了揉手腕,轻轻叹了口气。
「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