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我看到了一切txt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润物细无声(第5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润物细无声(第5页)

今年八月份的居民消费指数(cpi),同比下降了2。3%

估计九月份还会进一步下降。

国内在吃喝方面,已经变得越发廉价起来。

如果不追求类似于车厘子、草莓、白松露这一类中高档农产品,普通人自己做饭,一个月三四百块钱就可以吃得不错。

极端一点,还可以学习贴吧的藻哥,自己自繁螺旋藻作为食物,一个月十几块钱也可以活下去。

不过,自繁螺旋藻作为食物,需要要一定的技术和动手能力,而且要注意螺旋藻的杂菌污染。

其实购买大包奶粉和大豆蛋白粉之类,也可以解决食物问题,这种生命维持餐一餐就几毛钱,就是口味很难适应。

比如此时的阿b平台上,就有人教攻略。

在网上购买海陆丰公司的埃及鱼排,一件20公斤的批发价格就172块钱。

埃及塘虱的鱼肉高蛋白高脂肪,还有各种维生素,加上土豆作为主粮,一个人一个月只需要两百多块钱,基本可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好在吃生命维持餐的人群,随着经济复苏,开始变少了很多。

特别是冀省、豫省两地,大批有农机操作经验的农民工,被海陆丰公司、联合矿业、中粮集团、北大荒集团招聘到了漠南工作。

另外就是很多土木工程的农民工,也大批北上务工。

漠南一下子成为了一片热土。

单单是海陆丰公司的漠南分公司,就在华北各地招聘了两千多人,明年还会继续扩大。

毕竟要经营3000万亩土地,哪怕是大规模机械化的高标准农田,加上各种配套设施的员工,也需要十几万人。

而漠南本地的人口肯定是不够用的。

以漠南分公司所在的哲里木市为例,人口才280万左右,去掉老弱病残,适龄劳动力按60%算,才168万人。

再减去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个体经营户、养殖户和种植户等,以及本身流出外地的年轻劳动力,基本没有多少剩下多少劳动力了。

好在有华北平原这个劳动力大池子在,加上之前大批基建行业的农民工处于半失业状态,招人去漠南工作还比较容易。

虽然房地产还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但漠南、西北受益于仙豆大豆的出现,成为国内下一个经济热点地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仙豆大豆不仅仅关系到粮食安全,也盘活了一大批相关联的产业。

比如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化肥农药、农用耗材,未来要新增2∽3亿亩耕地,需要海量的人力物力。

这给了国内过剩的产能,提供了一个不小的消费市场,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市场信心。

有时候,市场信心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民众对市场失去信心,那消费力就会迅速萎缩,很多人会下意识减少开支,选择持币观望市场的发展。

近期官方已经在规划,出台一个一万亿资金的新农业发展计划,重点推动漠南、西北的沙漠改造,形成一大片大型农场、牧场和配套的相关产业。

如果一切顺利,漠南会和西北地区,大概可以直接安置近三百万就业人口,同时可以间接带动近一千万就业人口。

这还会引发连锁反应,让华北平原、关中平原获得更加庞大的经济腹地,进一步刺激北方经济高速增长。

无论是为了降低失业率,还是为了平衡南北、东西经济,这个一万亿投资都是值得的。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