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谢观无字帖对照,且为一个眼疾少年所写,竟能如此端正。
】
【常言道,字如其人。
】
【谢家二院老爷谢鸿以书法闻名,据说小时候洗笔砚的潭水都被染成了墨色,引为美谈。
】
【华安能常来小院,除了此地不像其他谢府院落让他不适外,他虽身为谢家官医,实则也是谢家奴仆。
】
【主子和奴仆共处一室,他总感到如坐针毡。
】
【但在这小院中,尽管谢观也是谢家子弟,却无丝毫架子,让华安毫无压力,这是其一。
】
【第二的话,可能是因为这位观少爷虽年纪尚小,却有一股大人般的沉稳。
】
【少年处事得体,孝心可嘉,身上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让华安感到亲近。
】
【可惜,谢观的身份颇为尴尬,恐怕难以在谢府崭露头角。
】
【华安问道:“我听说袁夫人为观少爷请了先生,冬月都快过去了,怎么还没见来?”
】
【一旁的梧桐愤愤不平地说:“大院的丫鬟说,那两位先生,一位最近感染了风寒,恐怕得等来年了。”
】
【“另一位,六日前倒是来了,但只给少爷留下了两本《四国左传》和《中庸》,还有其文选及两书的名儒的注解,说得先背熟后再来。”
】
【“可这两本书加起来都有七万多字,再加上注释,都快四十万字了。”
】
【“这分明是不想教,假惺惺地故意刁难人。”
】
【你脸上并未露出恼怒的神色。
】
【华安忽然想起一人,说道:“此人莫非是长宁街的董秀才?】
【梧桐无奈地说:“正是这位董绍,董秀才。”
】
【华安笑道:“他便是如此,虽有学问,却颇为固执迂腐,他十几岁便中了秀才,想不到蹉跎三十年,仍只是个秀才。”
】
【大齐有句俗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