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的庆丰厂附近的工业集群,一直在扩大。
生活物资也浩浩荡荡从各处汇集而来。
陈三右这次从胶东回来,不仅带回来了九百多架大车的物资,200多个烈士亲属,从胶东军分区,抽调了部分干部到半岛军区。
这么大的队伍进山时候。
吴政委和副参谋长就知道了。
他们迎出来,山脚下的早已经涌出来好多看热闹的孩子,呼喊着,簇拥着车队,朝着工厂进发。
“三右,你回来的正好,我刚把几份报告改完,你帮我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看见副参谋长抓差陈三右,吴政委都不知道他是不是急病乱投医。
陈三右当初就读过几年私塾,参军前,算是勉强识字的。
你一个黄埔的高材生,让陈三右给你看报告。
“首长,能不能晚点我到你房间去?这么多物资,于眉他们几个第一次经手,怕不会交接。”
于眉可是参谋长和吴政委比较熟悉的胶东干部。
半岛军区成立以后,在辖区内成立了六个军分区,单位级别等同于九个主力支队。
胶东招远,蓬莱几个县,设立胶东军分区,黄参谋长兼任胶东军分区司令,于眉做了一段时间政委。
陈三右这边忙不过来,索性就调他到半岛军区,协助陈三右负责根据地建设工作。
这家伙还不愿意脱离作战部队。
不过,这可由不得他,这次陕北带来的部分干部,去胶东熟悉工作以后,于是他和七八个胶东军区的干部,一起调动到半岛军区。
“于眉你好!”
副参谋长拍了拍陈三右的肩膀,低声说了句晚上能来就行,然后就跟正在自己和吴政委敬礼的于眉打招呼。
“首长好!”
“我听说江向阳威胁你,说你要不来军区工作,就派你回陕北抗大学习。”
副参谋长倒不是要为于眉做主,主要还是想看看于眉这不甘不愿的情绪,有没有带到沂蒙山来。
这次陈三右带的部分烈属,都是初中以上的文化底子的。
这些人,将会组织一个服务团,一对一,对于沂蒙山上的专家级教授,进行照顾,怕这些教授忙起来,照顾不好自己和家属。
支前这些教授,基本上三观都很正。
知道这些年轻人都烈属,绝不会为难他们,能不能收为关门弟子,就看这些孩子的造化了。
于眉抽调回来,除了负责根据地一些统计方面的工作,主要还是协助陈三右盯着抗大和庆丰厂的后勤工作。
“刚接到命令时候,舍不得部队,有些情绪,希望军区可以更改命令,陈政委给我做了一路的思想工作。。。”
几场仗打下来,于眉也承认自己军事指挥的天赋不是很好。
原想着,还可以在军区负责训练和政工方面的工作,分管蓬莱英雄团,也可以盯着自己这支亲手带出来的队伍。
更何况,军区黄参谋长亲自兼任胶东分区司令,收集,打造帆船,亲自带着渔民出海,傻子都知道,长岛将会是八路未来的进攻方向之一。
相当于有仗打不了,跑回军区来伺候人。
“我们党有学问的干部很多,但是分散到全国各地,还是不够用,这段时间,我和吴政委有时候都听不懂教授们在讲述自己的课题内容,军区急需高文化的人才,协助抗大分校和庆丰厂工作。”
“嗯,我一定服从命令,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前来支前的教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