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最新章节 > 200 多空(第1页)

200 多空(第1页)

邢宏宇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工作派遣。

他本来就看到碳硅数据公司的未来,宁愿在碳硅集团过渡,眼下有这样施展才能的机会自然责无旁贷。

只是,邢宏宇确实没想到碳硅数据公司涉足短视频是从海外市场开始。

他激动之余没忘在即将离开俞总办公室的时候抛出这个问题。

“以前的国外互联网总是领先很长一段时间,但去年年初诞生了Vine,年中就有企鹅的微视,两边同步的速度变快了,我们就觉得Vine和Ins只是探索,没有成熟,海外市场一样是能做的,竞争力度没有那么大。”

“而且,国内运营商的基建还在拓展,碳硅数据公司的流量也是这样,反而可以慢一些。”

俞兴给出了答案。

邢宏宇心情复杂的辞别俞总,没有立即去找负责MusVid的吕海颖,而是自己先上手体验了一番“碳硅数据版的微视”。

单列视频,15秒钟,音乐差异化,一键内容模板……

邢宏宇看到了产品上的相似与差异。

他心里痒痒地抵达吕海颖的办公室,见到这位的第一句话便脱口而出:“吕总骗得我好苦啊!”

怪不得之前就觉得这位碳硅数据的高级副总裁有很高水平,那种逻辑上的推测与实践中的思考就是得自己带人做一做才能深切体会啊。

吕海颖笑眯眯的用一句话终结话题:“都怪俞总。”

邢宏宇不能更赞同了,一切责任全在俞总……

俞总不仅黑了自己的微视,连自己也一起黑到了碳硅集团……

他那样挑动阿里,一举剪除了企鹅在短视频方向的潜在威胁,至于阿里,倒不是看低那家巨头,如果不是俞总把微信的底子打得好,又让它走了一条慕容复式的路线,两家的即时通讯竞争绝不是目前的场面。

短视频绝对是个大市场,这一次没有人给阿里打底子,且看它自己到底能不能也在这种移动浪潮里有所建树。

邢宏宇感慨万千,心里还浮现了刘炽平和Pony的影子,但人在临港,也就最终变成一个想法——我想做好短视频!

他问起MusVid的具体情况:“吕总,俞总说软件已经有40万的海外用户了?”

“更准确的说,基本都是美国用户。”吕海颖言简意赅的说道,“我们当前阶段只做美国市场,然后再取欧洲,用户群体定位在24岁以下的青少年,脸书现在的投流进一步缩窄在13-17岁的青少年。”

她顿了顿,又说道:“我年后会去一趟美国,会尝试和那边的音乐公司达成授权合作,纽约和洛杉矶已经在招人办公,邢总如果愿意,也可以去美国那边推进工作,我们今年的美国市场会有不少预算。”

邢宏宇迅速理解着两句话里的信息,战略方向,用户定位,当前工作。

他没有立即回答,思考了一会之后才继续询问MusVid的相关信息。

邢宏宇切实领导过微视团队,也很清楚微视是如何分配资源,他如今在这间办公室的视角便下意识的这么代入,想弄清楚碳硅数据公司这次海外试水的真实情况。

本来听到24岁以下以及13-17岁的青少年群体,他还以为会有类似的如今Vine、Ins、微博秒拍、企鹅微视都在用的明星资源接入,没想到很快就听到截然不同的从低向高打的思路。

邢宏宇的眉头渐渐皱起,听着吕总介绍碳硅数据那一套算法技术要为这样的思路赋能,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吕海颖准确阅读到邢总神色里的意思,透露一个有效的支撑:“碳硅数据在2013年凭借信息流广告实现了盈亏平衡,背后就是这样一套最新的技术支持,最早是脱胎于推特开源的ApacheStorm分布式实时计算系统,现在经过杨总他们的深化,越来越适配我们的内容体系。”

邢宏宇猛然一怔。

作为前企鹅高管,他当然知道碳硅数据这家公司的性质,三款软件都依靠着广告营收养活,但这条路早就被业界证明难以良性的循环下去,现在竟然能做了吗?

碳硅数据公司的样本数据并不是小体量……

邢宏宇惊讶的询问道:“盈亏平衡了?碳硅数据公司怎么盈亏平衡的??”

“邢总这个问题嘛,这要好好回答就是长篇大论。”吕海颖笑了笑,“简单说,碳硅数据的信息流广告CTR在2。15%-9。55%,新浪、网易包括企鹅的横幅广告CTR普遍低于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