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辉煌的大殿内,天子高坐于龙椅之上,太子侧立身旁,俯视着跪拜的群臣。
随着太子宣告朝议开始,群臣高呼万岁,天子挥挥龙袍的宽袂,缓缓道。
“平身。”
群臣又纷纷起身,颔首低眉。
太子举起手中的锦帛,沉声道
“今朝议之事有三,其一者:北疆骠骑将军曹承大破陈兵,收复呼儿河谷一带……”
太子宣罢,大殿里登时爆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龙椅之上的花甲老人闭目垂听,嘴角不自觉地勾起。
年逾古稀的大司空整冠理袍,手执笏板,缓缓出列,跪地高声道
“臣以为曹将军有功于社稷,当封。”
天子点点头,旋即睁开了眼睛,威严的龙鸣响彻大殿
“孤正有此意,只是曹将军袭镇南公爵位已有四十年之久,诸卿以为如何赏之?”
大司马赫然出列,此人也是须发皆白,一参一拜之间,略逊礼法,但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对天子之尊崇
“臣以为曹将军有功于社稷,然位高而无可加封,当赏钱帛罗绸,亦显天子圣威。”
天子望向位列百官之首的大司徒,这老头儿虚眯着眼睛,竟在这大殿上打起了瞌睡,少司徒察觉到天子的目光,忙肘了肘老头儿,大司徒这才睁开朦胧的睡眼,茫然地环顾四周。
少司徒轻声提醒
“爹,那位在看你呢?”
老头儿回头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两人,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摇摇晃晃地就要跪下来。
天子忙摆摆手,这家伙今年刚过九十大寿,可别一口气上不来薨在他的金銮殿上了。
“孤曾赐汝见君不拜,爱卿又何必多礼?若有进言,自说便是。”
老头恍然大悟,像是刚想起来自己还有这种殊荣,他又回头看了一眼,思虑良久,又理了理几乎掉光的长髯,开口道
“老臣以为…呃,大司空所言极是。”
老头儿像是在跪地的人之间随意挑选了一个,太子发出一声轻笑,襄王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太子又急忙端正姿态,襄王开口问他
“太子以为如何?”
“曹将军为国尽忠,复土收疆,有匡扶社稷之功,德大可称栋梁,只赐金钱不足以彰天威,儿臣以为,可加赠大将军……”
天子微微点头,下令道
“太子所言正合孤意,传孤旨意,封曹承为大将军,赐黄金万两,京南宅邸一座……”
龙椅旁跪坐的太监掏出一道玉轴的七彩绫锦白诏,提笔书写。
待到襄王言罢,太子又举起锦帛,高声诵读
“大将军曹承奏曰:臣伏仰天威,面南而奏。
今河山半复,臣屯兵呼儿,厉兵秣马,以期北伐报国。
然金州一地,地广人稀,千里沃野无勤农耕也,粮草军饷皆于他州调用,于北伐不利,臣请陛下移生民入此州,以襄祖宗江山……”
百官闻言面色皆是不同,大司马首先进言
“臣以为曹将军既领王剑,凡北伐物资皆自行调配,此举已有逾君臣之分,若再移民至金州,助其屯田养兵,曹将军岂不无人可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