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羽被气的请大夫了,王崇礼怕他出事,在丁家多待了一会。
丁夫人一直在哭诉樊大通的恶行。
王崇礼心有戚戚,兴许是为了安慰丁家三口,便把昨日抓到俩毛贼的事情给讲了。
“王捕头,你是说樊大通还花钱请地痞想要打伤秦扶清,不让他参加辩论?”
王崇礼点点头,“以我之见,樊大通如此,说明他在害怕,等明日过后,只怕樊府人人过街喊打,你们也就无需容忍樊大通了。”
丁天娇闻言,也不哭了,眼睛一眨一眨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
“好,明日我一定要去看!”
提起这次辩论,丁春羽才觉得心口好一点。
因为孙女与樊家退亲,樊祯三天两头上门烦扰,他都生出离开广德府,搬到别处生活的想法了。
要是明日樊大通真能被骂的人人喊打,兴许他就不用搬走了。
只要樊大通一日还是现在的大儒讲师,他家娇娇的名声就不会好。
毕竟人非圣人,除非知根知底的,不然谁会相信被大儒主动退亲的女子是好女子呢?
终于到了辩论这一日。
广德府城中有东西两个湖,东边这个湖比较大,因太阳东升,水面波光粼粼,犹如洒了一层金粉。
故得名金明湖。
湖中心有小岛,栖息着不少天鹅野雁,春秋之时,湖边景色审美。
岸边酒楼林立,许多读书人也常来此处踏青游玩,平日里人来人往,很是拥挤。
可今日,金明湖比往常更拥挤。
几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
早就得到消息的湖边酒楼,好几家找到秦扶清,共同出资,在河边建立高台,共他和樊大通辩论而用。
建造采用讲学广场那样的回音设计,人在台上讲话,声音可以放大,传播无忧。
而最好的观赏位置,就在这几家酒楼二三楼,单是一个喝茶看热闹的包间,没钱没权的人根本进不来。
“樊大通今日来与不来,他都没脸了。以后谁还会花钱请他做自己孩子的夫子?”
“要我说,樊大通也没说错什么,就是碰到个头铁的毛头小子,跟个愣头青似的。咱们早该管一管,劝一劝的,没见到他得罪樊大通尝到甜头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什么甜头?”
“一个外来的秀才,城里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名声大振,这怎么不叫甜头?”
“说得对,今日他敢叫阵大通,明日不就敢对咱们吆五喝六的吗?”
酒楼里,看不清人脸的一些人高高在上,对外面热闹的景象指指点点。
他们不见得有多待见樊大通,但樊大通与他们一个圈子,秦扶清得罪樊大通,就等同于得罪他们了。自然更不受待见。
有人巴不得秦扶清来的路上出点意外。
有人觉得秦扶清学艺不精,肯定会出丑丢人。
要不然怎么会樊大通都来了,还不见秦扶清的踪影呢。
李文辉站在台上,高声叫秦扶清的名字。
樊大通自然是坐在楼上包间里,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