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百二十七年秋
会昌县芗溪镇
稻海连绵,秋风吹浪,荡漾出阵阵金黄浪潮。
点点人影躬身其中,卷扎短衫,手持锋镰,身形起伏缓进,那挺拔稻子随之倒下,以告丰收。
一道道高昂号子回响田间,也是引得更远处的农家欢声回应,孩童提壶奔走,妇人奋力勤收,更有农事司修士显立其中,法器如梭割倒连片稻谷,也是在这稻海田间,形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这三年间,受生气浮盛影响,再加上境内水汽充沛,也是让镇南郡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稻海连绵无穷尽,粮食充盈满谷仓,治下无不欢乐祥和。
并且,在周曦越等人道修士有意催使下,那农事、工事二司也主动向凡俗靠近,如栽培良种,钻研农具,造桥铺路建渠等等。
如此种种,也是让郡国迸发出惊人力量,凡人得以迅猛繁衍,安居锦绣山河,改造荒山野岭,又有各地私塾书院的教化,民智渐开,人道洪流自然也随之壮盛,将明玉都都映照得一片璀璨。
这也让周曦越道行稳固于玄丹三转,且有更多的余力凝制人道官印,以治理治下,郡国的人道洪流更是壮盛到足以支撑姜黎求证玄丹境界,只是希望还极小,所以才没有贸然尝试。
不过,这自然同芗溪镇没有多少关系,这座安逸近百年的小古镇,在大丰收落幕的第二日,也是上下齐心,筹备起了一场盛大的祭祀庆典。
夜幕渐昏,而芗溪镇却是灯火通明,点点灯火将村落城镇勾连在一块,自高处向下俯瞰,就如同明虹蜿蜒散布于苍茫大地。
而在各村的村口,则矗立着由秸秆、土石堆垒而成的巨大高塔,足有一丈有余,满村的老少男女汇聚在四周,无不欢乐兴奋,村中德高望众的长辈则立在最前头,手持火把。
“烧塔嘞!”
洪亮呼喊声响彻夜幕,火把也将高塔点燃,顿时燃烧起熊熊火焰,将如墨夜幕照耀得明灿,而四周村民也呼喊着,将早已准备的米酒、黄酒等等泼向那火塔,瞬间爆发出恐怖火焰,火星透过塔缝四溅开来,向上飞涌,格外明艳绚丽。
阵阵火光映照在每一个人脸上,将灿烂笑容照得格外生明,而这也是芗溪镇祈颂丰年的习俗所在。
“这烧的多旺啊,来年保准又是大丰年。”
“是啊是啊,也盼俺们村明年能多添些人丁,村子上也能热闹不少。”
几个老人围聚一团,欢笑感叹说着,旋即也是指着那火塔呼喊道:“铁牛子,快引火去镇子上,好好祭拜河公。”
“得嘞。”
一精壮汉子朗声应下,随后便自那焚烧正旺的火塔上引燃火炬,向着芗溪镇所在迅猛奔去。
步伐沉稳有力,踏得轰隆作响,照亮前方夜路。
而像这样的汉子,也远不止这一人,只见数十道星星之火自芗溪镇四面八方奔来,直至汇入那人头攒动的繁荣城镇中,让本就明灿的集市更加绚丽。
见各村火炬手奔来,行人旅客无不退至两侧,好让这些火炬手直达古镇深处。
而在古镇正中,一座更加巍峨高大的土塔矗立着,背临溪河,更有三方小庙建于河边。
正中便是农公庙,以祭祀农事神只;左侧则是香庙,其中供奉着一只大龟和一头似虎异兽,正是周嘉瑛灵兽玄佩的石像,以及玉麒麟玉琦,二人也被凡俗名为顺水、祥明。
至于右侧小庙,则摆放着诸多小泥人像,足有七八尊,皆是近几十年内,芗溪镇乃至会昌县地界已故的大善人。
“火来了,火来了!”
“开祭!”
欢呼声响彻古镇,那一道道火炬落入土塔中,瞬间焚烧起滔天大火,更有诸多凡人身披古老服饰,围靠火塔欢呼鼓舞,烟花篝火,欢饮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