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会感谢上帝赐予我孩子,这是幸福,是血脉的延续。
养儿防老的道理在英美会被人蔑视到骨子里的,不是为了创造生命,不是为了拥抱幸福。
为了创造奴隶,为了养你?这什么人哪。
这就是新教伦理,孩子是上帝赐予的,赐予你的是幸福,不是赐予你个养你的奴隶。
郑晓龙梁家辉《刮痧》的电影就是站在东方伦理解读的,就能一窥新教伦理对孩子的立场。
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生命,不是谁的私人物品。你是孩子爸妈只有养育的权利,没有鞭挞的权利。
如果你侵犯了上帝赐予你的生命,不想拥抱这种幸福,法庭就会代上帝收回这个生命,赐予愿意拥抱这种幸福的家庭。
孩子的血缘父母,不要说教育权,根本就不准你接近上帝的孩子。
英美对孩子的保护是很厉害的,但是对老人是非常冷漠的,年龄大不但不会导致尊敬,反而会引发歧视,Old。Man了,你还有什么用?
拿东方伦理去看新教伦理,认知会错的离谱。
各国伦理都不同的,在日本给老人让座,等同侮辱,让人难堪。
这就是为何美国主流社会讨厌第一代移民,主流社会不是什么高端社会,失业在家,带孩子的白人妇女,只要是新教的有产者,没上街捡瓶子,就都是主流社会。
主流社会就是大多数人的文化,是新教伦理的文化。犹太人再有钱,不是新教就不是主流社会。
异国文化与伦理进来了,主流社会就像看见异端一样,与东方鄙视美国人不养老一样。东方看美国是无情,美国看东方全是一群自私的奴隶。
偏见的傲慢,文明的冲突地带,弱势文明就会本能的去模仿强势文明。
SP企业文化就与新教伦理有冲突,但没关系。
只要SP强势,辐射区会本能的越来越像SP。
正如古代中国周边的国家会越来越像中国,而不会相反。
文明,伦理,道理,什么都不是。只有强与弱的战争,才是自然界永恒的主题。
西方唯一与儒家伦理相似,较为重视家庭的只有意大利,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不是一个人!
英美是不论辈分的,论的是你是谁,干什么的,叫的是阶级地位与荣誉。
名前的Lord,Sir,Lady,King,Qn女王,总统,将军上校等军衔称呼都是。
有爵位的,就会被叫爵位,撒切尔夫人就叫撒切尔女男爵,世袭女男爵,Baroness。Thatcher。第一个受封英国终身贵族的华人,就是个荣誉女男爵,终身骑士,邓莲如。
除此之外最常用的就是Doctor。
美国只要是临床医生,必是博士。
荣克如果是医生,或Ph。D,别人叫他的时候,会叫刀客特。荣,就不再叫迷死特。荣了!
Mr是随口就来的,Dr是必须名至实归才有的尊称。英美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喜欢去拿个荣誉博士,就是因为会改称呼,何鸿燊老爷子就喜欢别人叫他博士。
医生与Ph。D的博士共用一个尊称,但博士不一定可以拿到Ph。D,D就是Doctor。
在美国有些排队的地方,博物馆,游览车渡轮,高级餐厅,夜店等VIP预留,你说你是律师,滚蛋。你说你是推销员,白眼。你说你是医生,进吧。
超速被老警逮了,你说我是医生,直接就让你走了。